[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室外高压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0192.1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伍超;张鸿恺;杨亚龙;王菲露;谢陈磊;李善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8;H02B1/56;H02B1/38;H02B1/54;H02B1/5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室外 高压 配电柜 | ||
1.一种防水室外高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1),配电箱(1)的下方设有支撑台(2),配电箱(1)的外部底端与支撑台(2)的上表面相固定,配电箱(1)的外部包裹有防护罩(3),防护罩(3)的上方设有防水机构(4),防水机构(4)包括防水罩(41),防水罩(41)的顶部两侧包括对称分布的倾斜部(42),倾斜部(42)倾斜设置,防水罩(4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对称分布的支撑腿(43),支撑腿(43)远离防水罩(41)的一端与防护罩(3)的外部顶端相固定,倾斜部(4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流水槽(44);
配电箱(1)的两侧设有散热机构(15),散热机构(15)包括散热口(151),散热口(151)的两侧分别与配电箱(1)的内部与外部相通,散热口(151)靠近配电箱(1)外部的一侧固定有导轨(152),导轨(152)包裹在散热口(151)的外侧,导轨(152)上安装有推拉挡板(153),散热口(151)靠近配电箱(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防尘过滤板(156);
配电箱(1)的两侧与防护罩(3)之间设有缓冲机构(33),缓冲机构(33)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缓冲座(331),两个缓冲座(33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配电箱(1)的外部侧壁与防护罩(3)的内部侧壁相固定;
配电箱(1)的外部顶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换气机构(5),换气机构(5)包括换气室(51),换气室(51)的底部与配电箱(1)的顶部内部相通,换气室(5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换气通道(52),换气通道(52)的一端与换气室(51)内部相通;
支撑台(2)的下方设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升降室(601),升降室(601)的外部顶端与支撑台(2)的下表面相固定,升降室(601)的底部与外界相通,两个升降室(601)之间设有传动室(602),传动室(602)的外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升降室(601)的外部侧壁相固定,传动室(602)的外部顶端与支撑台(2)的下表面相固定;
所述防护罩(3)的前侧和后侧与外界相通,防护罩(3)的两侧底端固定有固定板(31),支撑台(2)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螺栓孔(21),螺栓孔(21)的内部设有固定螺栓(32),固定板(31)与支撑台(2)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2)固定连接;
所述推拉挡板(153)的底部与导轨(152)的顶部滑动连接,导轨(152)的外侧远离推拉挡板(15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磁性体(154),推拉挡板(153)的外侧靠近导轨(15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磁性体(155);
所述配电箱(1)的前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合门(11),两个开合门(11)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把手,两个开合门(11)相互远离的一侧安装有合页(12),开合门(11)与配电箱(1)之间通过合页(12)铰链连接,开合门(11)的后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有第一橡胶套(13),配电箱(1)的内部前端靠近边缘的固定有与第一橡胶套(13)大小相适配的第二橡胶套(14);
两个所述缓冲座(331)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槽(332),两个缓冲座(331)上的凹槽(332)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凹槽(332)之间设有伸缩杆(333),伸缩杆(3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凹槽(332)的内部侧壁相固定,伸缩杆(33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34),第一缓冲弹簧(3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凹槽(332)的内部侧壁相固定,其中一个缓冲座(331)上固定有移动座(335),另一个缓冲座(331)上固定有滑杆(336),移动座(335)靠近另一个缓冲座(33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337),滑杆(336)的一端与滑槽(337)滑动连接,滑杆(336)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338),第二缓冲弹簧(338)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座(331)和移动座(335)相固定;
所述换气室(51)的内部设有换气杆(53),换气杆(53)的顶端穿过换气室(51)的顶部且与换气室(51)滑动连接,换气杆(53)的顶端固定有拉动把手(54),换气杆(53)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55)和活塞(56),活塞(56)位于限位块(55)的下方,活塞(56)与换气室(51)的侧壁紧密贴合,换气杆(5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7),第一复位弹簧(57)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55)的顶部和换气室(51)的内部顶端相固定;
所述支撑台(2)的内部顶端固定有转动电机(603),转动电机(603)的输出端穿过支撑台(2)和传动室(602)且与支撑台(2)和传动室(602)转动连接,转动电机(60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主动锥齿轮(604),传动室(602)的内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转动杆(605),两个第一转动杆(60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从动锥齿轮(606),第一主动锥齿轮(604)与第一从动锥齿轮(606)相啮合,两个第一转动杆(605)相互远离的一端穿过传动室(602)和升降室(601)且与传动室(602)和升降室(601)转动连接,传动室(602)的内部顶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板(607),两个第一转动杆(605)穿过支撑板(607)且与支撑板(607)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605)远离第一从动锥齿轮(606)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主动锥齿轮(608),第二主动锥齿轮(608)位于升降室(601)的内部,升降室(601)的内部后端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609),第二转动杆(609)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从动锥齿轮(610)和转动圆盘(611),转动圆盘(611)位于第二从动锥齿轮(610)的前端,第二主动锥齿轮(608)与第二从动锥齿轮(610)相啮合,转动圆盘(611)远离第二从动锥齿轮(610)的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有凸块(612);
所述升降室(601)的内部设有滑动板(613),滑动板(613)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室(601)的内部两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板(613)上贯穿开设有滑动槽(614),凸块(612)与滑动槽(614)相适配且滑动连接,滑动板(613)的下方设有升降板(615),升降板(615)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室(601)的内部两侧壁相固定,滑动板(613)的两侧底端固定有升降杆(616),升降杆(616)的底端穿过升降板(615)且与升降板(615)滑动连接,两个升降杆(616)的底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板(617),连接板(617)的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618),升降杆(616)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619),第二复位弹簧(619)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613)和升降板(615)相固定;
先启动转动电机(603),驱动其输出端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604)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604)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606)转动,第一从动锥齿轮(606)带动第一转动杆(605)转动,第一转动杆(605)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08)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610)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610)带动第二转动杆(609)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圆盘(611)转动,带动转动圆盘(611)上的凸块(612)做圆周运动,配合滑动板(613)上的滑动槽(614),带动滑动板(613)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运动,从而推动升降杆(616)上的连接板(617)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万向轮(618)向下运动,离开升降室(601)从而接触地面,再通过万向轮(618)将高压配电柜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
当配电箱(1)受到碰撞时,使配电箱(1)与防护罩(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挤压伸缩杆(333)和第一缓冲弹簧(334),使其发生形变,实现缓冲,同时滑杆(336)在滑槽(337)内滑动,并挤压第二缓冲弹簧(338),使其发生形变,实现进一步缓冲;通过设置防护罩(3)对配电箱进行保护,并且通过在配电箱(1)与防护罩(3)之间设置缓冲机构(33),通过缓冲座(331)与第一缓冲弹簧(334)和第二缓冲弹簧(338)之间的配合,在发生碰撞时,通过第一缓冲弹簧(334)和第二缓冲弹簧(338)进行缓冲,实现了对配电箱(1)的防撞保护;
当遇到下雨天时,防水机构(4)会对配电箱(1)进行保护,流水槽(44)可以引导落在防水罩(41)上的雨水流下,对雨水进行导向;同时,当开合门(11)关闭时,第一橡胶套(13)与第二橡胶套(14)相互贴合,使配电箱(1)内部保持封闭状态,进一步实现防水的效果,使其内部保持干燥,保护配线箱(1)内的电器元件不受损坏;
当需要将配电箱(1)内的潮湿空气排出时,向上提拉拉动把手(54),带动换气杆(53)上的活塞(56)向上运动,直至活塞(56)移动到换气通道(52)的上方,使换气通道(52)与配电箱(1)内部相通,实现换气,当换气完成后,松开拉动把手(54),在第一复位弹簧(57)的作用下,使活塞(56)移动到换气通道(52)的下方,使换气通道(52)与配电箱(1)不相通,保持配电箱(1)内部干燥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1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