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体浑浊度判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080.6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丹 |
主分类号: | A61B3/117 | 分类号: | A61B3/117;A61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体 浑浊 判断 系统 | ||
1.一种玻璃体浑浊度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手动操作按钮,设置在手持诊断器具的外壳上,用于在用户的按压时,发出第一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浑浊度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操作按钮还用于在用户解除其按压操作时,发出第二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体浑浊度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照明光源,设置在所述手持诊断器具的顶端,与所述手动操作按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执行对所述手持诊断器具的顶端的前方环境的照明操作;
数据摄入机构,设置在所述照明光源的附近且距离所述照明光源的远近低于预设距离阈值,分别与所述手动操作按钮和所述照明光源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且检测到所述照明光源执行照明操作时,实现对所述手持诊断器具的顶端的前方环境的画面摄入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摄入画面;
第一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手持诊断器具的印刷电路板上,与所述数据摄入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摄入画面执行畸变校正处理,以获得当前校正画面;
第二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一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当前校正画面执行图像信号增强处理,以获得信号增强画面;
第三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增强画面执行边缘锐化处理,以获得现场锐化画面;
第一辨识设备,与所述第三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基于玻璃体成像特征识别所述现场锐化画面中的玻璃体成像子画面;
第二辨识设备,与所述第一辨识设备连接,用于基于瞳孔成像特征识别所述玻璃体成像子画面中的瞳孔成像分块;
内容切分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辨识设备和所述第二辨识设备连接,用于从所述玻璃体成像子画面中去除所述瞳孔成像分块以获得残余子画面;
亮度测量设备,与所述内容切分设备连接,用于获得所述残余子画面的各个像素点的各个亮度值,将255到预设亮度下限的亮度分布范围作为玻璃体亮度分布范围,所述预设亮度下限小于255且大于200;
所述亮度测量设备还用于统计亮度值在所述亮度分布范围内的像素点的数量以作为第一数量,以及统计所述残余子画面的像素点总数以作为第二数量,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占据所述第二数量的比例;
浑浊度判断设备,与所述亮度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占据所述第二数量的比例判断对应的玻璃体浑浊度;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占据所述第二数量的比例判断对应的玻璃体浑浊度包括:所述第一数量占据所述第二数量的比例越少,对应的玻璃体浑浊度越高,代表的玻璃体越浑浊;
其中,基于玻璃体成像特征识别所述现场锐化画面中的玻璃体成像子画面包括:获取的玻璃体成像子画面为包括瞳孔的玻璃体对象的封闭成像画面;
其中,从所述玻璃体成像子画面中去除所述瞳孔成像分块以获得残余子画面包括:所述残余子画面中仅仅包括去除瞳孔的玻璃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体浑浊度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机构、所述第二处理机构、所述第三处理机构、所述第一辨识设备、所述第二辨识设备、所述内容切分设备、所述亮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浑浊度判断设备都与所述手动操作按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机构、所述第二处理机构、所述第三处理机构、所述第一辨识设备、所述第二辨识设备、所述内容切分设备、所述亮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浑浊度判断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从工作状态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机构、所述第二处理机构、所述第三处理机构、所述第一辨识设备、所述第二辨识设备、所述内容切分设备、所述亮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浑浊度判断设备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体浑浊度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玻璃体成像特征识别所述现场锐化画面中的玻璃体成像子画面包括:所述玻璃体成像特征为玻璃体的标准几何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丹,未经刘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0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