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余氯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9726.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科云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21/01;G01N21/1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董娜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余氯 水质 在线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余氯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余氯水质在线分析方法,存在使用环境受限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光源、光源开关、流通池、显色剂存储池、水样探头、第二控流阀、光电探测器、数据传输模块、显示模块、远程控制端及电源模块;水样探头通过第一控流阀与流通池相连通,流通池上设有排水管;显色剂存储池内存储有显色剂,并与流通池相连通;第二控流阀控制显色剂存储池向流通池注入显色剂;光源开关与光源相连;光源发出的光入射至流通池其中一个透光口;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经流通池另一个透光口透过带有水样信息的光信号;数据传输模块对光电探测器所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余氯含量,并将余氯含量传输给显示模块和远程控制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氯水质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余氯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身体健康。加强水质监测对控制饮用水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饮用水在线监测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实时监测数据,而且对于饮用水污染事件也可以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余氯指水经过加入含氯消毒剂消毒,与其接触一段时间后,残留在水中的氯。余氯有3种形式:游离余氯、化合余氯和总余氯。余氯常见于水质检测,是其常规的监测项目。含氯消毒剂中包含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广泛应用的强力灭菌药剂,次氯酸钠极强的氧化性可破坏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酶系统,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但采用氯消毒的过程中,不断检出对人体有害的三氯甲烷(THMs)、卤乙酸(HAAs)等消毒副产物(DBPs)。根据相关卫生标准规定,对饮用水、医院污水等的总余氯有严格的排放标准,因此,对此类水进行严格监控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由于水质余氯监测仪具有测量准确、使用方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厂、医院、卫生系统等范围内。
目前,对于余氯水质在线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但测量过程较为繁琐且测试周期较长,且测试过程需要消耗显色剂。以及该方法局限于实验室或者近程应用。
2、电极法。该方法无需消耗试剂,具有环保、高效、节约、可靠的优势,然而由于电极法余氯标准溶液很难保存,该方法也仅限实验室应用。
3、试剂检测法。该方法十分灵活,使用的试剂囊括活性炭、各类净水剂以及KDF滤料等,然而该方法同样局限于使用环境,难以走出实验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余氯水质在线分析方法,存在使用环境受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余氯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余氯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显示模块、远程控制端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光源、光源开关、流通池、显色剂存储池、水样探头、第二控流阀和光电探测器;
所述水样探头通过第一控流阀与流通池相连通,流通池上设有排水管;
所述显色剂存储池内存储有显色剂,并与流通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控流阀用于控制显色剂存储池向流通池注入显色剂;
所述光源开关与光源相连,用于控制光源动作;
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入射至流通池的其中一个透光口;
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经流通池另一个透光口透过的带有水样信息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带有MCU模块的单片机,用于对光电探测器所测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余氯含量,并将该余氯含量传输给显示模块和远程控制端;
所述电源模块与光源、光电探测器、数据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分别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云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云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