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回收钢管的绿色基坑支护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89610.5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王金玉;孙代聚;刘兴隆;厉梅;韩刚;王碧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庞庆芳 |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回收 钢管 绿色 基坑 支护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基坑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可回收钢管的绿色基坑支护机构。包括贴合基坑坑壁设置的第一支护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护单元远离基坑坑壁一侧设置的辅助支护单元,所述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支护单元之间间隔设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回收钢管的绿色基坑支护机构,利用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支护单元的配合设置,省去了传统打锚固定的方式,同时,钢管桩采用分离式的结构设置,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吊装管体,管体内的中砂会流出,实现回填的同时,也降低了吊装钢管的难度,为建筑工程的快速实施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基坑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可回收钢管的绿色基坑支护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对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基坑工程。目前,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支护结构方式有放坡开挖、土钉墙、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地下连续墙以及钢板桩等。其中,钢板桩作为绿色建材,目前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板桩可以成品制作,可反复使用,并且施工简便,经济效益好,这些优点促进了钢板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同时,钢板桩也有一些缺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钢板桩刚度小,这导致钢板桩无法在基坑较大较深的工程中应用。
考虑到单纯的钢板桩截面模量小,虽然能在一些工程中起到挡土作用,但仍然有很大局限性,它不能适用于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工程中,目前,组合钢板桩支护结构形式表现为将钢板桩与H型钢、钢管桩交叉组合,如HSW组合钢板桩支护结构是将钢板桩与H型钢以外置法和内置法两种组合形式进行组合使用、HUC组合钢板桩支护结构是将H型钢与U型钢板桩交叉组合使用,PUC组合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钢板桩支护结构,是将钢管与U型钢板桩交叉组合使用。它不仅弥补了钢板桩刚度的不足,又避免了钢管桩应用于工程时造价高的缺点,同时它还具有止水的效果,这是钢管桩支护结构所不具备的。
但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为了保证支护的强度,需要在钢管桩内填充中沙,以抗击压力,但在工程完工后,需要对支护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由于钢管桩内含有大量的中砂,导致提升难度大且提升后需要对中砂进行清除;另外,为了确保支护的强度,一般需要增加固定锚来进行固定,固定锚的设置,还需要对基坑壁进行打孔,导致整个支护的施工周期长且后续拆除时也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现有钢管与U型钢板桩组合支护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方便拆除的基于可回收钢管的绿色基坑支护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回收钢管的绿色基坑支护机构,包括贴合基坑坑壁设置的第一支护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护单元远离基坑坑壁一侧设置的辅助支护单元,所述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支护单元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支护单元均包括间隔设置的钢管柱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管柱之间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和钢管柱之间插接设置,所述钢管柱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管体下方的插入锥,所述插入锥与管体分离设置,所述插入锥包括呈圆锥状设置的锥体以及设置在锥体上方的柱体,所述管体插入到柱体内设置,所述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呈U字形设置,其中,连接钢筋的两个边与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钢筋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柱体的侧壁上,所述柱体上至少上下设置有两层连接钢筋,所述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之间单元之间填充有回填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支护单元上还设置有围檩,所述第一支护单元和辅助支护单元的围檩之间设置有支撑梁。
作为优选,所述钢板桩的截面呈梯形开口状设置。
作为优选,相邻钢板桩的开口朝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靠近管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吊装板上设置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间隔设置在吊装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