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桩高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9084.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求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桩高 应变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桩高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包括:施力组件,设置有:检测重锤、架体、提升装置;辅助定位组件,套设在待测基桩外侧,包括待测基桩定位支架和设置在待测基桩定位支架正中心上方的检测重锤导向筒;传感器组件,设置在待测基桩上,在待测基桩受到检测重锤冲撞时,采集待测基桩的受力信号和速度信号;检测方法包括:基桩预处理、传感器组件定位安装、辅助定位组件自定位、提升装置释放检测重锤、传感器组件检测传递信号及采用基桩高应变检测仪,进行实测曲线拟合分析,最终判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采用辅助定位组件实现了对检测重锤落锤位置的自定位,保证检测重锤的精准度,减低检测风险、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桩高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高应变检测是基桩检测的一种主要方法,而高应变试验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锤的偏心与否以及落距的高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吊车将重锤起吊到某一高度然后由人工敲击释放重锤自由落下,试验过程中为了保证重锤对准基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整,而且重锤与基桩的对中精度难以保证,还存在重锤容易滑落造成对人员及仪器的损伤等风险,而且在重锤瞬间释放时对起重吊车造成较大的冲击力,易损害吊车。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通过架设更加安全可靠的基桩高应变检测井式导向架。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343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基桩高应变检测井式导向架,包括一个导向架主体,导向架主体中设有井字形的框架,导向架主体的底部设有中空支撑底座,导向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穿设引导钢丝绳的导轮,钢丝绳的上端设有与吊车吊钩相连的接头,钢丝绳的下端连接一个对称勺形卡钳,对称勺形卡钳中设有活动钳口和能够驱动活动钳口开合的勺形臂,对称勺形卡钳中的活动钳口与重锤上的挂耳活动连接,导向架主体中设有能够敲击勺形臂开启活动钳口的敲击挡块。
但是,通过现有的导向架,在调整重锤的冲击位置时,需要经过目测校准和手工操作调节,一方面目测校准位置和手工调节配合容易出现调节误差,另一方面,目测调节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调节重锤的冲击位置导致检测精准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基桩高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实现落锤位置的自调节,保证落锤位置的精准度,减低检测风险、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桩高应变的检测设备,包括:
施力组件,设置有:
检测重锤,用于对待测基桩进行撞击,
架体,用于吊装所述检测重锤,
提升装置,与所述检测重锤连接,用于将所述检测重锤提升至测试高度;
辅助定位组件,套设在待测基桩外侧,包括待测基桩定位支架和设置在待测基桩定位支架正中心上方的检测重锤导向筒,所述待测基桩定位支架包括支脚和正四边形框架,在所述正四边形框架的每个边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向待测基桩方向延伸的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抵接待测基桩的定位块,相对的两个液压推杆的行程和相应时间同步设置,所述检测重锤导向筒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检测重锤导向筒的延伸高度,高于检测重锤下落的高度;
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待测基桩上,在所述待测基桩受到所述检测重锤冲撞时,采集所述待测基桩的受力信号和速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重锤导向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和高度刻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导向轮和吊钩,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卷扬机的钢索穿过所述导向轮通过吊钩连接于检测重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钩为开合式夹爪,所述检测重锤上设置有与吊钩配合的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求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求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