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网黑启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8646.1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豪;林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14;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启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微电网黑启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微电网的储能变流器机组配置有下垂控制模式,微电网黑启动的控制方法包括:将储能变流器机组的控制模式转换为下垂控制模式;根据黑启动所需容量,确定目标储能变流器组;启动目标储能变流器组,向输电线路充电,并闭合负荷线路;根据目标储能变流器组的容量,启动部分负荷;依次启动非黑启动微源,并根据目标储能变流器组的容量和非黑启动微源的容量,启动剩余负荷。本发明能够实现微电网黑启动过程中,多台储能变流器共同启动,进行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建立和维持,极大提高带载容量和带载时间,提高微电网的黑启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电网黑启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黑启动是指电力系统因故障停运后,不依赖外部网络的帮助,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的机组的启动,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机组,逐步扩大电力系统的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恢复。
传统的电力系统采用旋转电机型电源,例如同步发电机,其惯性较大,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其短路电流的上升率较低,因此能够提供足够的备用容量,顺利实现黑启动。
而在微电网中,发电机组通常由风电系统、光伏电站、柴发机组、储能装置等分布式电源构成,其中多数电源通过并网逆变器连接到微电网。这些电源的响应速度快,对快速恢复重要负荷的供电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系统惯性小,过载能力也较差,而冲击性负荷和电网故障又会对并网逆变器的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导致微电网的黑启动难度增大。
另外,微电网的常规黑启动过程中,由单台储能变流器进行建压建频,而储能变流器的单机容量有限,无法实现带大量负荷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网黑启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微电网黑启动过程中,多台储能变流器共同启动,进行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建立和维持,极大提高带载容量和带载时间,提高微电网的黑启动能力。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电网黑启动的控制方法,所述微电网的储能变流器机组配置有下垂控制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将所述储能变流器机组的控制模式转换为所述下垂控制模式;根据所述微电网的黑启动所需容量,自所述储能变流器机组中确定目标储能变流器组;启动所述目标储能变流器组,向所述微电网的输电线路充电,并闭合所述微电网的负荷线路;根据所述目标储能变流器组的容量,启动所述微电网的部分负荷;依次启动所述微电网的非黑启动微源,并根据所述目标储能变流器组的容量和所述非黑启动微源的容量,启动所述微电网的剩余负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黑启动所需容量包括黑启动过程中,所述微电网的变压器的励磁损耗、所述输电线路充电时的冲击容量和空载损耗、及所述非黑启动微源启动时的冲击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储能变流器组,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m0为所述目标储能变流器组中目标储能变流器的数量,SBn为每台目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m1为所述变压器的数量,Sei为每个变压器的励磁损耗;m2为所述输电线路的数量,SLj为每路输电线路充电时的冲击容量和空载损耗;m3为所述非黑启动微源的数量,Ssk为每台非黑启动微源启动时的最大冲击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所述储能变流器机组中确定目标储能变流器组,包括:自所述储能变流器机组中筛选出电量大于第一电量阈值的多台备选储能变流器;自所述备选储能变流器中,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储能变流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栖变体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通过检测眨眼信号判断疲劳状态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