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8473.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远;梁智;陈梅;蒋伟;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1/14;H02K1/24;H02P25/092;H02P21/20;H02P21/14;H02N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范青青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开关 磁阻 电机 功率 变换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功率变换器,所述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为三相工作制电机,其包括分别由空间上间隔90°的四个线圈组成的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所述A相绕组中的每个线圈独立为一套绕组,分别为A1绕组、A2绕组、A3绕组和A4绕组,所述A1绕组绕在水平正方向的定子齿上,所述A2绕组绕在竖直正方向的定子齿上,所述A3绕组绕在水平负方向的定子齿上,所述A4绕组绕在竖直负方向的定子齿上;所述B相绕组由与A相绕组相差30°的四个线圈串联而成;所述C相绕组由与A相绕组相差-30°的四个线圈串联而成;所述A相绕组励磁恒导通,能够输出转矩并调节悬浮力;所述B相绕组和C相绕组轮流励磁导通,仅能输出转矩,以补偿A相绕组在电感下降区产生的负转矩;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A相功率变换器电路、B相功率变换器电路和C相功率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A相功率变换器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五功率开关管S5、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三功率二极管D3、第四功率二极管D4以及第五功率二极管D5;
所述B相功率变换器电路包括第六功率开关管S6、第七功率开关管S7、第六功率二极管D6以及第七功率二极管D7;
所述C相功率变换器电路包括第八功率开关管S8、第九功率开关管S9、第八功率二极管D8以及第九功率二极管D9;
电源Us1的正极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五功率二极管D5的阴极、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漏极、第七功率二极管D7的阴极、第八功率开关管S8的漏极以及第九功率二极管D9的阴极短接;
电源Us1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源极、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源极、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阳极、第七功率开关管S7的源极、第八功率二极管D8的阳极以及第九功率开关管S9的源极短接;
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A1绕组的正端、A2绕组的正端、A3绕组的正端、A4绕组的正端短接;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A1绕组的负端短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以及A2绕组的负端短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以及A3绕组的负端短接,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漏极、第五功率二极管D5的阳极以及A4绕组的负端短接;
所述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阴极、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源极以及B相绕组的正端短接,第七功率开关管S7的漏极、第七功率二极管D7的阳极以及B相绕组的负端短接;
所述第八功率二极管D8的阴极、第八功率开关管S8的源极以及C相绕组的正端短接,第九功率开关管S9的漏极、第九功率二极管D9的阳极以及C相绕组的负端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4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水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性能防水涂料用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