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及其绕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88390.4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孟坤;李永新;唐明珠;雷明明;钱丽丰;雷钟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张家港)变压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4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胡素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线圈 分级 绝缘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及其绕制方法,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包括若干层线圈以及设置于线圈之间的油道,相邻两层线圈之间均设有若干张相互平行的层绝缘,层绝缘的长度与线圈的高度相同,层绝缘包括在线圈高度中心处折弯经过线圈的折弯层绝缘。由于层绝缘仅有一种,仅需要下料一种规格的层绝缘,减少了下料工作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单一层绝缘绕制时,简化了层间绝缘结构,便于绕制,提高了层绝缘放置效率和线圈绕制效率,有利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单一层绝缘设置,有利于控制线圈绕制后线圈绝缘端面和层绝缘端面的平整度,使得线圈更加紧凑美观,提高了线圈的受力性能和抗短路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上述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的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圆筒式线圈层间设置有多张层绝缘组成的层间绝缘,层绝缘的数量根据相邻两层线圈间的最高工作电压确定。
当层间绝缘的层绝缘数量超过4张时,为减小线圈的辐向尺寸、提高散热性能,通常采用分级放置,即层间绝缘内约一半为长的层绝缘(简称为长绝缘)、一半为短的层绝缘(简称为短绝缘)。当线圈层数为奇数时,层间绝缘均为长短配合、上下对称放置,如图1所示;当线圈层数为偶数时,为使线圈外表平整,除最外层间绝缘均为长绝缘外,其余的各层间绝缘局屋内长短配合、上下对称放置。
由于设有两种规格的层绝缘,下料时即需两种,不仅增加工作量,还会降低材料利用率、增加浪费。同时,线圈绕制时,长绝缘和短绝缘需要交替放置,操作频繁并需要时刻校对长短层绝缘数量与位置,放置时容易出错,绕制效率低。
此外,线圈绕制完成后可能出现较多层绝缘参差不齐及超出线圈端面的现象,影响线圈的美观程度。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线圈绕制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仅使用一种层绝缘,减少了下料工作量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线圈绕制效率和线圈性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的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绕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包括若干层线圈以及设置于所述线圈之间的油道,相邻两层所述线圈之间均设有若干张相互平行的层绝缘,所述层绝缘的长度与所述线圈的高度相同,所述层绝缘包括在线圈高度中心处折弯经过所述线圈的折弯层绝缘。
优选的,所述折弯层绝缘折弯经过偶数层线圈的上方,或所述折弯层绝缘折弯经过奇数层线圈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层绝缘的中点位于所述线圈高度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层绝缘的两端距所述线圈边缘的长度均为2mm。
优选的,所述层绝缘包括电缆纸和聚酯薄膜绝缘纸。
一种圆筒式线圈分级层间绝缘结构绕制方法,包括,
步骤S0:n=1;
步骤S1:当第n层线圈为奇数层线圈时,向下绕制第n层线圈,放置a1张层绝缘,升层至第n+1层,在向上绕制至第n+1层的线圈高度中心处放置b1张所述层绝缘,使b1张所述层绝缘经第n+1层的上方至第n+1层与第n+2层之间,放置c1张所述层绝缘,升层至第n+2层并进入步骤S2,其中a1、b1、c1均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张家港)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张家港)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