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及其杀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690.0 | 申请日: | 202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6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军;汪卫平;周芳;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00;F24H15/14;F24H15/421;F24H15/156;F24H15/486;C02F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能热泵 热水器 及其 杀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及其杀菌控制方法,在热泵热水器的单次杀菌进程中,通过水温达到特定有效杀菌温度后累计水温大于该温度的时间,并通过判断累计的时间是否达到系统设定的杀菌时间,控制热泵系统是否停止,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热泵系统的运行时间,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浪费,为用户节省电费;同时,采用日期(‑年‑月‑日)和时刻(‑时‑分‑秒)单独记录并比较的方式,使热泵热水器开启进行杀菌的时间设置在峰谷电的谷电时间段,尽可能为用户节省电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热水器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及其杀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式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为保证用户的热水使用需求,都采用一定容量的水箱通过循环加热的方式,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到客户需要的温度。由于水箱的直径远大于进出水管的直径,因此水箱内的热水在用户使用的时候流速极低,同时无法做到水箱内的水像水管内的水一样,随着使用不停的由旧水变成新水。因此水箱使用一段时间后,水中的残留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其中可能就有“集团菌”,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信息,“集团菌”在50℃以上且经过一定时间,90%以上的“集团菌”就会死亡,且温度越高,死亡时间越短。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对水箱中的“集团菌”采用定时杀菌的方式,具体为满足杀菌时间段、水温满足杀菌启动温度就进行加热杀菌,此方法未按照有效杀菌温度越高杀菌所需时越短的原则,忽视了较低温度下通过较长时间也可以实现杀菌的事实,存在过度杀菌、不节能的缺点。因为通过固定时间段的方式会导致每时间段都进行一次杀菌,并且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水温越高运行时能效越低、越耗电,而有效杀菌温度一般都在60度以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目的在于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热泵热水器的热泵开启时刻及开启持续时间的热水器杀菌控制方法,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浪费,为用户节省电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杀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杀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热泵热水器初次上电,机组记录初次上电日期到D0,设定杀菌开始时刻Y0及杀菌周期D1;
控制系统实时记录并保存当前日期D与当前时刻Y,并根据杀菌周期D1、杀菌开始时刻Y0、当前时刻Y和D0判断进入杀菌进程;
进入杀菌进程;
杀菌进程中,通过水温传感器检测热水温度T,并通过控制热泵系统启停保证杀菌进程中水温大于最小有效杀菌温度Tmin;
杀菌进程中,分别记录热水温度T大于系统设定的多个有效杀菌温度的累计时间;
当热水温度T大于任一有效杀菌温度的时间达到该温度下的系统设定的杀菌持续时间,退出杀菌进程。本方案通过在热泵热水器的单次杀菌进程中,通过水温达到特定有效杀菌温度后累计水温大于该温度的时间,并通过判断累计的时间是否达到系统设定的杀菌时间,控制热泵系统是否停止,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热泵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控制系统中对于时间采用万年历方式:年-月-日-小时-分,通过初次上电时用户进行设置,控制系统显示的时间与当前的时间保持一致,同时记录开机日期并将其保存到D0中。当机组出现异常停电时时时间系统可继续正常运作,从而确保停电这段时间也计入杀菌周期内。避免由于长期停电导致实际杀菌周期加长,水箱内集团菌过多,对用户健康造成影响。同时,本方案中采用日期(-年-月-日)和时刻(-时-分-秒)单独记录并比较的方式,目的是为了使热泵热水器开启进行杀菌的时间设置在峰谷电的谷电时间段,尽可能为用户节省电费。
进一步地,根据杀菌周期及杀菌开始时刻判断进入杀菌进程时包括以下步骤:
机组上电运行期间,控制系统根据当前的日期D与机组初次上电的日期D0进行比较;
如果满足D-D0≥D1(杀菌周期)则进入下一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