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张电动床的联动控制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7452.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单华锋;黄蒙;曹辉;任宇翔;潘港伟;赵晓磊;陈学刚;代加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王峥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联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张电动床的联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多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每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分别被配置为将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转换为符合第二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其中所述同步动作信号包括标识部分以及指令部分;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符合第二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将所述同步动作信号的所述指令部分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预存的控制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指令部分所对应的控制序列,以及根据该控制序列对电动床的部件进行控制。本申请中的系统解决了无法同时同步控制多张床的难点。本申请还公开对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床的控制系统与方法,尤其涉及对多张电动床的联动控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21张电动床需要同步动作的问题,现有的控制过程是:用一个遥控器通过与每一张床的主控盒分别进行配对,然后达到同时控制几张床的功能。
遥控器控制多张床同步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遥控器的控制距离有限,而几十张床的占地面积是很大的,超过遥控器的距离控制起来就会十分不灵敏,会出现部分床不能动的情况,而且在一些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场合,遥控器的2.4G信号也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增加了同步控制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使用效果不太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同步地使得多张电动床动作的系统与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多张电动床的联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多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其中每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被配置为与一个电动床的主控制器单元相关联,每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分别被配置为将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转换为符合第二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其中所述同步动作信号包括标识部分以及指令部分;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符合第二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根据所述同步动作信号的所述标识部分判断是否是针对本电动床的同步动作信号,如果是则将所述同步动作信号的所述指令部分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预存的控制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指令部分所对应的控制序列,以及根据该控制序列对电动床的部件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标准是RS-485标准,其中第二通信标准是TTL标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位机,其被配置为产生所述多张电动床的所述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以及经由所述上位机的接口向外发送所述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位机,其被配置为产生所述多张电动床的符合第三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并向外发送所述符合第三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还包括第二信号转换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符合第三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符合第三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转换为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多张电动床的联动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其中每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被配置为与电动床的主控制器单元相关联;所述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包括互为中继的第一信号转换部分和第二信号转换部分;其中一个第一信号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其第一信号转换部分接收所述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将所述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所述同步动作信号转换为符合第二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而其第二信号转换部分与第一从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一从信号转换部分通信连接以将所述符合第一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中继至第一从信号转换单元;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符合第二通信标准的同步动作信号,根据所述同步动作信号的所述标识部分判断是否是针对本电动床的同步动作信号,如果是则将所述同步动作信号的所述指令部分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预存的控制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指令部分所对应的控制序列,以及根据该控制序列对电动床的部件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标准是RS-485标准,其中第二通信标准是TTL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