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375.8 | 申请日: | 202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文;王艳;阮国成;牟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而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阵列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二极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承载架、安装架、检测架、控制单元以及固设于工作台内的检测器,承载架上固设有多个呈排列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承载架沿水平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组件,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架沿水平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检测器的检测探头固设于检测架上,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检测架沿竖向往复移动以令检测探头与发光二极管相接触的竖向驱动组件,控制单元分别与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以及竖向驱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以及竖向驱动组件进行动作。本申请能够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极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
在发光二极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检测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抽检测试,现有的检测器通常含有一带电的检测探头,先通过检测探头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相接触,再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来判断其是否合格。
但是,现有的检测器仅能通过人工方式对发光二极管逐个进行检测工作,检测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承载架、安装架、检测架、控制单元以及固设于工作台内的检测器,所述承载架上固设有多个呈排列布置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承载架沿水平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架沿水平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所述检测器的检测探头固设于检测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检测架沿竖向往复移动以令检测探头与发光二极管相接触的竖向驱动组件,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以及竖向驱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以及竖向驱动组件进行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横向驱动组件以及纵向驱动组件进行动作,使得承载架与安装架之间相对移动,即承载架与检测架之间相对移动,并令位于检测架上的检测探头与排列布置在承载架上的发光二极管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逐个相对准,同时,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竖向驱动组件进行动作,使得检测探头上升且与相对准的发光二极管相接触,从而完成发光二极管的自动批量检测,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效率,以满足生产需求。
可选的,所述承载架上可拆卸地固设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面向检测探头的一侧上可拆卸地固设有多个呈并排布置的弹性胶条,每个所述弹性胶条上均开设有多个呈并列布置且可供任意一个发光二极管嵌入的弹性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胶条上开设有可供任意一个发光二极管嵌入的弹性安装槽,并且弹性胶条可拆卸地固定在透明板上,透明板可拆卸地固定在承载架上;在控制单元控制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以及竖向驱动组件进行动作以对发光二极管进行自动批量检测的过程中,工人可通过将待检测的发光二极管嵌入至另外的弹性胶条,再将另外的弹性胶条可拆卸地固定在另外的透明板上,即可在承载架上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全部完成检测之后,直接将固定有待检测发光二极管的透明板直接可拆卸地固定在承载架上,以此循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效率,满足生产需求。
可选的,所述透明板面向承载架的一侧设有多个插接块,所述承载架面向透明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接块相嵌装适配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槽底固设有与插接块相磁吸配合的第一磁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而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而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张电动床的联动控制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