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压力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7232.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圣刚;应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压力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感应管、压力传感器、导管和静脉留置装置,感应管设置在外壳内部,压力传感器包覆设置在感应管上,感应管的第一端通过导管连通静脉留置装置,压力传感器连接有处理终端。该静脉压力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对人体的静脉中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同时该静脉压力检测装置组装和拆卸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心力衰竭、麻醉、创伤、烧伤患者或者术后监测有无出血等情况均需要精确容量管理,因为监测心脏前后负荷变化,及时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对评估病情及早期临床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有医疗可提供监测体内容量的手段众多,其中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仍是最为常用且实用的方法,然而中心静脉置管存在气胸、血管损伤、感染等机械性并发症,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多应用在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且由于外周静脉与深静脉存在解剖上的延续性,外周静脉穿刺可避免中心静脉置管的风险,并且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置管进行液体输注,故利用外周静脉测压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但目前外周静脉测压装置为静脉留置针后端连线到专门的测压模块装置,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临床急切需要连接到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一体化小型测压模块,可实时指导患者的血容量监测,更加规范临床液体输注的量及速度,尤其在紧急情况、不具备深静脉置管条件下或者基层医院,对于需要监测血容量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监测外周静脉压以评估机体容量及右心功能状态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及安全性,能为患者精准化治疗提供良好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脉压力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检测静脉压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脉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感应管、压力传感器、导管和静脉留置装置,感应管设置在外壳内部,压力传感器包覆设置在感应管上,感应管的第一端通过导管连通静脉留置装置,压力传感器连接有处理终端。
优选的,压力传感器为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
优选的,感应管为PDMS软管。
优选的,外壳的一侧面具有可打开和关闭的密封盖板。
优选的,外壳内部填充有绝缘油。
优选的,感应管的第一端套设有导管连接头的第一端,导管连接头的第二端伸出外壳并连通导管。
优选的,感应管的第二端套设有支撑接头,支撑接头连接在外壳的内壁。
优选的,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导线接头,导线接头的第一端通过导线连接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导线接头的第二端通过导线连接处理终端。
优选的,感应管的第一端嵌入导管连接头的第一端,感应管的第二端嵌入支撑接头。
优选的,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将静脉压力转换为数据信号的压力转换器,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显示静脉压力的显示屏,压力转换器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感应管、压力传感器、导管和静脉留置装置,感应管设置在外壳内部,压力传感器包覆设置在感应管上,感应管的第一端通过导管连通静脉留置装置,压力传感器连接有处理终端。该静脉压力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对人体的静脉中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同时该静脉压力检测装置组装和拆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静脉压力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静脉压力检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静脉压力检测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感应管、压力传感器、导管连接头及支撑接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涂装用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法兰管离心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