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节能连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87216.8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军;杨文骐;毛惠君;宋永琴;张翀;张洁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639;H01R13/6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周俊华 |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节能 连接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变频节能连接组件,涉及变频器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铜排,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座,所述导电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铜排。本发明具备了在维修时可直接对变频模块进行拆装、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无需预留线缆位置从而提高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且可避免变频模块在日常使用时发生接触不良现象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变频器线缆连接结构在维护时需要频繁进行拆装,大大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机柜中还需为线缆预留额外的空间,不利于提高机柜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变频节能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变频器进行安装时,通常将变频器的端子通过线缆连接的方式直接安装在机柜上,从而实现变频器的正常输出使用,如中国专利变频CN202010594112.X公开的变频器柜体及变频器并机系统,器柜体包括壳体、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安装于壳体内,且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及接线腔,接线腔内设有供接线部件安装的接线安装位,接线部件用于与第一变频器及第二变频器电连接。
这种传统的线缆连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线缆连接结构在变频器维护时需要频繁进行拆装,大大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机柜中还需为线缆预留额外的空间,不利于提高机柜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变频节能连接组件,具备了在维修时可直接对变频模块进行拆装、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无需预留线缆位置从而提高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且可避免变频模块在日常使用时发生接触不良现象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变频器线缆连接结构在维护时需要频繁进行拆装,大大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机柜中还需为线缆预留额外的空间,不利于提高机柜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变频节能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铜排,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座,所述导电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铜排,所述第二铜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触指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操作腔和限位槽,所述操作腔与限位槽相连通。
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的内壁,所述导电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第一铜排的底面与所述导电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板的表面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壁上下滑动,还包括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配合时,令第一铜排移出第二固定板并与导电触指座配合的插接机构,以及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配合时,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还包括对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配合时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以及解除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限位关系的解锁机构。
可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导电座穿过并与之滑动套接的开口,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一,两个所述弹簧一均滑动套接在所述限位杆的轴臂,所述限位杆的轴臂滑动套接有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相对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一的相背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底端铰接有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端部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端部均铰接有第三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杆的顶端均与所述限位杆的底端铰接,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杆的表面均铰接有驱动杆,两个所述驱动杆的相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的表面铰接,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抵接杆,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相对侧均铰接有推进杆,两个所述推进杆的相对端分别与所述导电柱的两侧铰接,两个所述滑板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板体。
可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操作腔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穿孔,两个所述导向杆通过两个穿孔均滑动套接在第二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