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评估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6860.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凌亮;王开云;翟婉明;徐明坤;昌超;陈是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汉强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状态 车载 检测 系统 可靠性 评估 试验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评估试验台,包括试验用的铁路轨道,所述的铁路轨道上模拟了现实线路上常见的缺陷与病害,包含轨面、轨间局部缺陷,轨下失效、缺陷,钢轨磨耗,线路几何不平顺四个轨道状态模拟单元。线路几何不平顺轨道状态模拟单元与其他单元组合模拟不同轨道状态。试验转向架上安装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试验转向架在驱动装置的牵引下在试验台上运行,在回收轮的作用下形成闭环系统。通过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得出轨道状态的检测情况,与所设置的轨道状态做对比,以此来评估转向架低速运行时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对线路的检测和维护以及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评估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铁路列车的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铁路轮轨系统动力学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这对线路状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线路的施工和长期服役过程中,轨道产生的缺陷和病害会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和重载列车轴重的持续增大而变得更加严重,进而恶化轮轨关系,影响列车的运行性能。轨道缺陷和病害,轻则会限制列车的行驶速度,重则会导致列车脱轨、倾覆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及时地发现并解决的轨道存在的缺陷和病害,关乎着行车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包括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光纤传感技术,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特别是轨检车的研发和应用,大大减轻了传统的人工巡检的工作量,提高巡检效率,还可以检测出一些人工不易发现的问题。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种种优势和性能,需要一个丰富的平台来检验其准确性,评估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为止,评估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所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有:
一、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安装在实际车辆上,在实际线路上检测轨道的缺陷和病害。虽然该试验方法可进行真车实线的轨道状态检测,但由于实际线路上轨道的缺陷和病害往往不集中,周期长,成本贵,代价高,难以开展大量的针对性的试验。
二、比例模型试验:采用比例模型试验的限制是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在试验转向架上不能够精确地布置,很可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对于一些轨道缺陷的模拟,实施难度大,检测结果尚待验证。
考虑以上试验方法的种种限制和弊端,发明了一种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评估试验台,采用与实际1:1尺寸的试验轨道和试验转向架,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线路上常见的轨道缺陷和病害,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轴箱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座、构架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座,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座,信息处理系统安装座等模块可以精确地安装在试验转向架的相应位置,轨道状态模拟单元相互独立并可通过钢轨整体移动装置自由组合,可以模拟不同工况的轨道状态,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开展大量的针对性的试验。驱动装置带动试验转向架双向运动,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对于评估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线路的检测和维护以及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提出了一种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评估试验台,其采用与实际1:1尺寸的试验轨道和试验转向架,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线路上常见的轨道缺陷和病害,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轴箱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座、构架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座,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座,信息处理系统安装座等模块可以精确地安装在试验转向架的相应位置,轨道状态模拟单元相互独立并可通过钢轨整体移动装置自由组合,可以模拟不同工况的轨道状态,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开展大量的针对性的试验。驱动装置带动试验转向架双向运动,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对于评估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线路的检测和维护以及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