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86189.2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维平 |
| 主分类号: | F03D1/02 | 分类号: | F03D1/02;F03D1/04;F03D1/06;F03D7/02;F03D9/25;F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风能 转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将利用风力的风轮构造成统一的模块,再通过齿轮链条和轴模块连接到一组发电机上并根据风速自动调节变速输出电能,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解水的模块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通过发电机发的电电解水制备氢能的系统。
一种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是依据功能将各个功能部件模块化按照便于组装维护的原则构造的发电电解海水制备氢能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依据空气压力动力原理,将风力发电机动力装置模块化设计,便于组合安装和维修,同时提升风能利用效率,本技术属于清洁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风能已成为国际广泛关注并大范围利用的能源,但是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充分的利用风能,如今成熟的风机场风能转化利用率不到万分之一,且风机叶片尺寸过大不仅伤害飞禽影响生态,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本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弊端还提升风能转化利用率。
发明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包括:模块化的风轮叶片中部与半封闭管腔相接处做成轮式叶片,并同半轮式半封闭管腔形成相对封闭管腔,轮式叶片上布满根据风力大小调节的可伸缩的凹兜。这些凹兜叶片就如同水车上一般,在风力作用下,本身就会循环运动,再附之与可调节的带孔洞的叶片,可以增加带动发电机的扭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包括:承载各模块的框架,框架由钢结构分多排多层构成,每两层风轮模块和相对另一排一层通过齿轮链条与副轴相联,每个副轴又分别由齿轮链条同底层的从动轴相联,底层从动轴再由根据风速自动变速机与发电机模块相联。每根副轴是由与风轮模块等长的是由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固定的可拆卸更换的子轴模块构成。当子轴上的轴承损坏,即可方便拆卸更换,并且各模块都是防雨设计,各链条轴同向作用,没有作用力的时候,无作用力齿轮轴如同自行车飞轮一样,不影响其他有作用力的轴运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包括:一对小功率发电机中间有一个大功率发电机,它们之间通过根据风速自动可调的变速装置进行连接,当风力不足时,只有两个小功率(或一个大功率)发电机运转输出电能,当风力到达一定程度,即通过变速装置自动启动大功率发电机输出电能。一旦风力不足,大功率发电机就通过变速装置自行退出发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轨道上装有电动带液压伸缩触手和可承重便于组合安装的框架且可移动的便于模块安装或下卸的可组合述模块化风力发电电解海水制备氢能的系统包括:在发电机系统底部装有轨道,式避风工作室,因为模块组合式风力发电机的动力模块组合部分,处于风道,发生故障,人员维修极不安全,因而需要自动拆卸到工作室进行避风维修,工作室不用时可变形呈无(弱)风阻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包括:电解海水装置都依托海岛地势在海平面之下,是封闭的空间,将海浪的冲击降至最小化,并与各个风力发电机的导线相联。电解制备氢能也是由模块组合而成,每个模块配备正负两个电极,电解槽和集气装置,并将模块阴极阳极两个相对交叉排列,每个分部由半封闭电解槽和集气装置构成便于人员检查电极腐蚀情况和更换操作,容器顶部低于退潮后的海平面。并且专门配备一个海水过滤池,以免生物杂质进入电解反应容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块化将风能转化为氢能的系统包括:集气模块顶部出气口装有气体流量传感器,电解槽装有水位传感器,因为海水中的盐种类繁多,但是所含比例基本不变,而电解过程因为电解液的浓度不同而造成电能转化效能存在差异,为最大化发挥电能转化效率故将电解槽做成独立根据电解的气体的流量来确定输入电解槽的海水量,并可随着同比例电解液增加而不断累积的形式,当槽内水位传感器到电解槽顶部时,自动关闭输入海水阀门并打开输出导流装置集中电解液进行下一个分类阶段处理。等到电解槽内水位传感器抵达集气装置底部时,即自动断电并关闭输出阀,此时可检查更换电极,完成后可打开海水输入阀门并通电继续电解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维平,未经周维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