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铁磁氮化铬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6117.8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尔佳;金桥;荣东珂;林珊;陈爽;陈盛如;祁明群;金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3/00 | 分类号: | C30B23/00;C30B29/38;H01L43/10;H01L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赵岩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铁磁 氮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铬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多晶氮化铬靶材:将氯化铬粉末与氨基钠粉末混合,预烧后压成块状靶材,并再次烧结,得到多晶氮化铬靶材;(2)薄膜制备:将所述多晶氮化铬靶材置于脉冲激光沉积设备的真空腔体中,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在衬底上生长氮化铬薄膜。得到的CrN薄膜结晶质量高且化学组分配比均一。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可根据器件需要,制备不同厚度及反铁磁转变温度的氮化铬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铁磁氮化铬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薄导电材料在透明显示、柔性电子皮肤、可穿戴光伏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应用材料领域争相角逐的前沿领域。现代微电子器件不仅要求这些超薄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光性,还要求它们能够具有更为丰富的物理特性,例如磁性、热电性、延展性和抗腐蚀性等,为设计下一代移动智能多功能器件提供备选材料。氮化铬(CrN)就是集这些优良物性于一身的理想材料。
室温下,CrN块材呈现金属性,其载流子浓度约为1020·cm-3,迁移率约为100cm2V-1s-1。当温度低于10℃时,CrN的晶体结构从立方相转变为斜方相,其磁基态也将从顺磁性转变为反铁磁性,同时伴随着电阻率突变。CrN这种天然的反铁磁金属性使其既没有杂散场,也不易受外磁场干扰,是制备超快、保密、高密度和低能耗磁存储器件的绝佳材料。
然而,长久以来,制备高结晶质量和化学组分均一的CrN单晶块材和薄膜却极具挑战性。一方面,CrN单晶的合成普遍需要超高温和超高压的极端环境。另一方面,氮空位和氧掺杂都将对氮化铬薄膜材料的物理特性造成巨大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准确化学计量比且高质量的CrN薄膜的制备方法。鉴于CrN制备所需极端环境(高温、高压、低氧等),本发明的中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使用CrN多晶靶材,辅助活性氮原子源,制备出的薄膜具有组分均一且准确的化学计量比;并且可以严格控制薄膜厚度,薄至单原胞层(~0.4nm),厚至1μm以上,可制备于不同衬底;同时薄膜具有反铁磁特性。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铁磁氮化铬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多晶氮化铬靶材:将氯化铬(CrCl3)粉末与氨基钠(NaNH2)粉末混合,预烧后压成块状靶材,并再次烧结,得到多晶氮化铬靶材;
(2)薄膜制备:将所述多晶氮化铬靶材置于脉冲激光沉积设备的真空腔体中,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在衬底上生长氮化铬薄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CrN薄膜的生长温度为30~80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衬底上生长CrN薄膜的过程中,可以辅助以活性氮原子源(通过高压放电将高纯氮气电离为高活性氮离子)。这样可以弥补CrN在形成羽辉过程中所产生的氮缺陷,同时氮分压也可以束缚羽辉,有利于提高薄膜的生长速率。优选地,所述活性氮原子源的功率为100~500W,进气量为0.5~10sccm,氮分压为1×10-7~9×10-2Torr。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所述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的激光能量密度为0.5~3J/cm2。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所述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的激光频率为1~20Hz。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所述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可以为1~20℃/min,升降温氮分压为1×10-7~9×10-2Tor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