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在污染小的液体培养基更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5726.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知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C12M1/36;C12M1/34;C12M1/12;C12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在 污染 液体 培养基 更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在污染小的液体培养基更换装置,该培养基更换装置包括箱体、更换箱、培养箱、增压机构,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更换箱、培养箱、增压机构,所述更换箱与培养箱管道连接,更换箱与增压机构管道连接,所述增压机构使更换箱内气压增强,所述培养箱通过重力使内部气压降低,所述更换箱与培养箱通过高压与低压进行培养基的更换,所述增压机构通过空气流加快更换箱内部的干燥,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培养箱中盛放有培养基,需要培养的细胞或微生物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需要更换培养基时,更换箱与培养箱通过高压与低压之间的气压作用进行培养基的更换,通过高压与低压进行培养基更换的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培养基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潜在污染小的液体培养基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培养基( liquid culture medium)是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液状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菌的代谢等原因,液体培养基的酸碱性等性质会发生改变,此时需要进行更换,一般更换方法为通过真空抽吸或用移液管吸取从培养容器中抽出或移走旧的培养基,使用另外的工具把新的培养基加入培养容器中,这些方法涉及许多的操作、多个停顿、频繁地开启培养容器和培养基容器,提高了污染的危险,而且更换效率较低。
本液体更换装置通过低压与高压实现对新液体培养基的空间转移,且转移过程是在封闭空间内进行,在封闭空间中通过低压与高压对液体培养基的转移实现了零污染的更换过程,避免了液体培养基在更换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所以,人们需要一种潜在污染小的液体培养基更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在污染小的液体培养基更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潜在污染小的液体培养基更换装置,该培养基更换装置包括箱体、更换箱、培养箱、增压机构,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更换箱、培养箱、增压机构,所述更换箱与培养箱管道连接,更换箱与增压机构管道连接,所述增压机构使更换箱内气压增强,所述培养箱通过重力使内部气压降低,所述更换箱与培养箱通过高压与低压进行培养基的更换,所述增压机构通过空气流加快更换箱内部的干燥。箱体为更换箱、培养箱以及增压机构的安装提供支撑,培养箱中盛放有培养基,需要培养的细胞或微生物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需要更换培养基时,向更换箱中加入新的液体培养基,更换箱与培养箱通过高压与低压之间的气压作用进行培养基的更换,通过高压与低压进行培养基更换的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承载板、横板;所述更换箱设置在横板上,所述更换箱上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培养箱中;所述培养箱的下方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培养管的另一端与增压机构固定;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温箱、回收箱,所述增温箱设置在横板的下方,所述回收箱设置在箱体内。承载板为清洁水箱、水泵的安装提供支撑,横板为更换箱、培养箱的安装提供支撑,更换箱为新的液体培养基提供短暂盛放的空间,虹吸管为更换箱与培养箱之间的培养基更换提供通道,增压机构使更换箱中的气压增强,同时为培养箱排出的废培养基提供回收的空间,排液管为培养箱排放废培养基提供通道,增温箱通过摩擦生热对排液管中的废培养基进行加热,对废培养基中的细胞或者微生物进行高温灭杀,回收箱对废培养基提供回收空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位于培养箱的上方,承载板的上方设置有清洁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清洁水箱管道连接,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呈锥形结构,所述输液管设置在更换箱的上方。清洁水箱中盛放有水,清洁水箱为清洁更换箱提供水源,水泵为水进入更换箱提供动力,输液管为水进入更换箱提供通道,输液管设置为锥形结构,且越是远离水泵,其内径就越小,通过输液管锥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水在输液管中的传输压力,使输液管中的水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压喷射到更换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知,未经戴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卷积分的CT探测器
- 下一篇:浸没式熔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