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的PCB制造用钢板双面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5720.4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创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B24B41/04;B24B41/06;B24B47/20;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张啸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pcb 制造 钢板 双面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PCB制造用钢板双面打磨装置,该钢板双面打磨装置包括套壳、底座、打磨机构、升降机构、翻转机构,所述套壳设置在底座上方,套壳上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底座从中间往两端依次设置有升降机构、翻转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对钢板进行双面打磨,所述升降机构实现钢板的上升、下降以及旋转,所述翻转机构利用钢板的重力势能对钢板进行翻转,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升降机构使钢板进入底座内部并进行旋转,翻转机构对旋转后的钢板进行夹持并利用钢板的重力势能对钢板进行翻转,钢板上升至原来位置后,打磨机构再次对钢板另一面进行打磨,通过翻转机构对钢板进行翻转,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提高了钢板的打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双面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PCB制造用钢板双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PCB钢板对于钢板的打磨要求更好,要求钢板打磨精度要达到光学标准,现在的钢板原料大多通过人手打磨,人手打磨的好处在于,能够对于一些顽固污渍和杂质进行重点打磨去除,可以保持钢板的光洁度,但是人工打磨的时间要远大于打磨设备的打磨时间,对PCB钢板的打磨效率会比较低。
而现有的打磨设备不能够自动对钢板进行翻转,当打磨完PCB钢板的一面后,需要人工对钢板进行翻转,然后再对钢板进行打磨,不能实现自动对钢板的翻转,而且人工对钢板的翻转需要一定的操作时间,从而造成打磨设备对钢板的双面打磨效率低。
所以,人们需要一种高效的PCB制造用钢板双面打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PCB制造用钢板双面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PCB制造用钢板双面打磨装置,该钢板双面打磨装置包括套壳、底座、打磨机构、升降机构、翻转机构,所述套壳设置在底座上方,套壳上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底座从中间往两端依次设置有升降机构、翻转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对钢板进行双面打磨,所述升降机构实现钢板的上升、下降以及旋转,所述翻转机构利用钢板的重力势能对钢板进行翻转。升降机构使钢板进入底座内部并进行旋转,翻转机构对旋转后的钢板进行夹持并利用钢板的重力势能对钢板进行翻转,钢板上升至原来位置后,打磨机构再次对钢板另一面进行打磨,通过翻转机构对钢板进行翻转,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提高了钢板的打磨效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设置在套壳上的二维模组、设置在二维模组上的打磨装置,所述二维模组使打磨装置进行二维空间的运动,所述打磨装置对钢板进行双面打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旋转板、两组升降装置,所述旋转板设置在两组升降装置上,旋转板对钢板进行支撑并旋转,两组所述升降装置使旋转板上升或下降;两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装置、夹持杆,所述翻转装置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所述夹持杆设置在翻转装置上,所述夹持杆对钢板进行夹持,所述翻转装置通过钢板的重力势能进行行走并使钢板回到原来位置。二维模组带动打磨装置进行水平和垂直的移动,打磨装置对钢板进行打磨,旋转板为钢板放置在底座上提供支撑并对钢板进行90°的旋转,使翻转机构方便对钢板进行夹持,升降装置对旋转板进行上升或下降的动作,当钢板需要进行旋转时,升降装置使旋转板下降到底座内部对钢板进行旋转,夹持杆对钢板进行夹持,翻转装置通过夹持杆与钢板连接,翻转装置根据钢板在翻转时产生的重力势能进行移动,将钢板翻转时产生的位置偏移进行修复,使钢板在翻转后回到原先的位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维模组包括水平移动模组、垂直移动模组,所述水平移动模组设置在套壳内部上端面,所述垂直移动模组设置在水平移动模组上,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壳,所述打磨壳设置在垂直移动模组上。水平移动模组使打磨装置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垂直移动模组使打磨装置进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打磨壳与垂直移动模组进行丝杆传动,打磨壳为打磨装置的移动提供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创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创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籽棉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