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燃料多层立体分级低氮气体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5355.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姬海民;薛宁;张知翔;徐党旗;韩键平;温寒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0;F23D14/62;F23D14/7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燃料 多层 立体 分级 氮气 燃烧 | ||
1.一种空气燃料多层立体分级低氮气体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风筒(4)、内旋流风外筒(3)、外直流风外筒(2)、外二次风外筒(1)、中心燃料枪(10)、内一次燃料枪(11)、外一次燃料枪(12)、二次燃料枪(13)、内旋流盘(7)和外旋流盘(5);
外二次风外筒(1)套设于外直流风外筒(2)的外部,外直流风外筒(2)套设于内旋流风外筒(3)的外部,内旋流风外筒(3)套设于中心风筒(4)的外部,中心风筒(4)、内旋流风外筒(3)、外直流风外筒(2)和外二次风外筒(1)的一端为燃烧端;
内旋流盘(7)和外旋流盘(5)设置于所述燃烧端,其中,内旋流盘(7)设置于内旋流风外筒(3)与中心风筒(4)之间的环形腔内,外旋流盘(5)设置于外二次风外筒(1)与外直流风外筒(2)之间的环形腔内;
中心燃料枪(10)设置于中心风筒(4)内,内旋流风外筒(3)与中心风筒(4)之间的环形腔内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内一次燃料枪(11),外直流风外筒(2)与内旋流风外筒(3)之间的环形腔内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外一次燃料枪(12),外二次风外筒(1)与外直流风外筒(2)之间的环形腔内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二次燃料枪(13),其中,中心燃料枪(10)的喷口、内一次燃料枪(11)的喷口、外一次燃料枪(12)的喷口和二次燃料枪(13)的喷口设置于所述燃烧端;
中心燃料枪(10)的喷口包括喷管(15)和密闭圆心钝体(16),喷管(15)与密闭圆心钝体(16)同轴,喷管(15)与密闭圆心钝体(16)之间通过连接杆(18)固定连接,喷管(15)与密闭圆心钝体(16)之间的距离为4-5cm,过密闭圆心钝体(16)的外缘与喷管(15)的端部的直线与喷管(15)中心轴的夹角为40°~70°;
内一次燃料枪(11)的喷口包括喷管(15)和密闭圆心钝体(16),喷管(15)与密闭圆心钝体(16)同轴,喷管(15)与密闭圆心钝体(16)之间通过连接杆(18)固定连接,喷管(15)与密闭圆心钝体(16)之间的距离为4-5cm,过密闭圆心钝体(16)的外缘与喷管(15)的端部的直线与喷管(15)中心轴的夹角为40°~70°;
外一次燃料枪(12)的喷口包括喷管(15)和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喷管(15)与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同轴,喷管(15)与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之间通过连接杆(18)固定连接,喷管(15)与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之间的距离为4-5cm,过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的外缘与喷管(15)的端部的直线与喷管(15)中心轴的夹角为30°~40°;
二次燃料枪(13)的喷口包括喷管(15)和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喷管(15)与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同轴,喷管(15)与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之间通过连接杆(18)固定连接,喷管(15)与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之间的距离为4-5cm,过布风板式圆形钝体(17)的外缘与喷管(15)的端部的直线与喷管(15)中心轴的夹角为3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燃料多层立体分级低氮气体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中心风筒(4)在其燃烧端设有布风板(14),中心燃料枪(10)穿出布风板(14),布风板(14)上开设有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燃料多层立体分级低氮气体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内旋流盘(7)和外旋流盘(5)的方向相反或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燃料多层立体分级低氮气体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燃料入口(9),气体燃料入口(9)贯穿中心风筒(4)、内旋流风外筒(3)、外直流风外筒(2)和外二次风外筒(1),气体燃料入口(9)的入口端位于外二次风外筒(1)外部,气体燃料入口(9)的出口端位于中心风筒(4)的内部,中心燃料枪(10)、内一次燃料枪(11)、外一次燃料枪(12)和二次燃料枪(13)的入口均与气体燃料入口(9)的出口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3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