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5300.6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芮贤义;唐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9/08 | 分类号: | H04M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唐学青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函数 链接 非线性 回声 消除 方法 | ||
1.一种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适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回声消除方法包括:
S1、获取回声路径中的远端信号并作为输入信号x(n);
S2、基于高斯核函数变换将采集到的远端信号进行核函数扩展,获得高维非线性输入信号的向量;
S3、基于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S1中的信号XL(n)和S2中的信号滤波得到滤波信号,所述自适应滤波器包括第一自适应滤波器及第二自适应滤波器,
S4、第一自适应滤波器及第二自适应滤波器通过协同因子链接得到总的滤波值;
S5、回声抵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适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输入信号x(n)通过高斯核函数扩展为Φ(n),其中,高斯核函数为:κ(n,n')=exp(-a||n,n'||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适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基于协同因子将第一自适应滤波器及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进行链接,并不断更新更新协同因子,更新步骤包括:
c(n)=λ2(n)cL(n)+[1-λ2(n)]cNL(n),
其中,λ(n)为协同因子,用于调整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信号的比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适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协同因子λ(n)取为sigmoid函数:
式中,a(n)为辅助参数,通过更新a(n)以更新λ(n),
a(n)的迭代更新式为:
式中,μa为a(n)的步长因子,e(n)为整体误差信号,
p(n)由通过式p(n)=βp(n-1)+(1-β)(cL(n)-cNL(n))2给出,β为平滑因子,其取值介于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适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第一自适应滤波器权重ω(n),利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ω(n)=ω(n-1)+μeL(n)x(n),
其中μ为线性自适应滤波的步长,eL为线性估计误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函数链接型的核自适应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核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α(n),利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α(n)=α(n-1)+ηeNL(n)·Φ(n),
其中,η为核自适应滤波的步长,eNL为非线性估计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3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