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5267.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效杰;陶强;许聪;顾鹏飞;严健;邓彭明;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22;G01V3/08;G01J5/00;G08B7/06;G08B21/24;E01F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可旋转安全检测装置和执行装置。包括传感器安装部内设有传感器模块;主控模块安装部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据转换;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信号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储存;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分析结果对驱动模块进行控制;驱动模块经与执行装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执行装置做出与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相对应的措施。本发明装置结构能够旋转,并且拆卸方便,同时能进行多方位检测;体积较小,并且设计的底座接触面积大,安全性强,稳定性高;传感器安装部采用正四棱锥结构,四个侧面内放置同样的传感器且并联设置,通过旋转保证所测信息高度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安全检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的高峰时期,与此同时,随着客流量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加大。安全是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故障与事故,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建设与运营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密切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的运行离不开对人流的安全检测,为了把握好新线投入运营的第一道安全关口,交通运输部要求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交付运营前必须开展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工作,且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需由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开展。这一法令的实施,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服务者而言,势必产生新的业务内容与服务模式,需要更加智能的技术去疏散人群,对人流进行快速的安全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检测系统,以实现智能高效安检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可旋转安全检测装置和执行装置;
可旋转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一传感器安装部、主控模块安装部、第二传感器安装部、第二旋转部和第二固定部;
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旋转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并旋转第一旋转部;
第一旋转部的另一端与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一传感器安装部随着第一旋转部实现旋转;
第二固定部与第二旋转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并旋转第二旋转部;
第二旋转部的另一端与第二传感器安装部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二传感器安装部随着第二旋转部实现旋转;
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内均设有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随着第一传感器安装部或第二旋转部旋转以实现全方位传感检测;
主控模块安装部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传感器安装部、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固定连接,主控模块安装部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模块的检测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数据转换;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储存;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对驱动模块进行控制;
驱动模块经设于主控模块安装部侧壁的导线端口与执行装置电连接,用于驱动执行装置做出与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相对应的措施。
其中,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圆柱底座,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为可旋转圆柱,可旋转圆柱绕圆柱底座圆心进行旋转。
其中,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为正四棱锥,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连接端部处开设有卡槽,正四棱锥的顶角嵌设于相对应的卡槽内用于固定并随可旋转圆柱实现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