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板材缺损的便捷修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4570.5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朴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板材 缺损 便捷 修补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混凝土板材的缺损修补问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板材缺损的便捷修补装置,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侧对称装有卡板,所述卡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通料板,所述通料板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通料筒和第二通料筒,所述第一通料筒外端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外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侧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通料筒外端安装有第二端盖。本发明通过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的设置,对混凝土板材的缺损位置进行磨平,并且通过对缺损位置的涂料,可以完成对混凝土板材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板材缺损的便捷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的配筋混凝土板式构件。在房屋建筑中,主要有墙板、楼板和屋面板;这三种板有时可以互相通用。混凝土板材主要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两大类,也有的是应用其他配筋材料,如钢丝网、钢纤维或其他纤维等。
在混凝土板材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磕碰,或者在对混凝土板材加工的过程中,也会对混凝土板材进行损伤,损伤后的混凝土板材如果再进行使用,就会影响建筑的配合度,并且也会使得缺陷位置影响美观,同样会影响板材的结实程度,如果将其粉碎进行再次加工,会比较耗费工时,并且也浪费较多的人工进行处理,对缺损的位置进行修补的时候不方便修补,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混凝土板材缺损的便捷修补装置来解决混凝土板材的损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材缺损的便捷修补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板材缺损的便捷修补装置,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侧对称装有卡板,所述卡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通料板,所述通料板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通料筒和第二通料筒,所述第一通料筒外端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外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侧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通料筒外端安装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内侧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内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第二通料筒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一通料筒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斗,所述卡板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内侧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打磨筒,所述卡板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侧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打磨筒。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均为锥形结构,第一进料斗与第一通料筒相通,第二进料斗与第二通料筒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打磨筒与第一转轴为可拆卸式设计,第二打磨筒与第二转轴为可拆卸式设计,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表面均为磨砂面。
作为优选,所述通料板上均开有与第一通料筒和第二通料筒相通的孔洞。
作为优选,所述卡板为L型板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安装板的设置,可以对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可以使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对混凝土板材的侧边进行稳定贴合,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驱动,可以使用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对混凝土板材的侧边进行打磨,对缺损位置进行磨平,这样在修补的时候会更加平整,并且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可以进行拆卸更换,就可以根据侧边形状的不同进行更换打磨筒的形状,使得打磨筒可以与混凝土板材进行稳定贴合,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驱动,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物料的涂料操作,再结合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的滚动,对混凝土表面的缺损处进行均匀涂料,进而可以完成对板材缺损位置的修复。本发明通过第一打磨筒和第二打磨筒的设置,对混凝土板材的缺损位置进行磨平,并且通过对缺损位置的涂料,可以完成对混凝土板材的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泰妙菌素废盐制备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