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4414.9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运高;易传美;李祥春;彭专心;田仁勇;阮时康;高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5517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识别 水上 智能 净化 机器人 | ||
1.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包括清洁组件与急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加强架(1)、工型钢(13)、收集架(6)、旋转架(8)、漏网(9)与驱动装置,所述收集架(6)固定设置于旋转架(8)的外壁边缘处,所述漏网(9)固定设置于收集架(6)的外壁边缘处,所述收集架(6)的横截面呈L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旋转架(8)的外壁一侧中心处,所述工型钢(1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工型钢(1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加强架(1)的外壁边缘两侧处,以及,
所述急救组件包括磁力槽(12)、无人机组件、机械手(7)、摄像头(15)、行驶组件与检测组件,所述无人机组件设置于磁力槽(12)的内壁处,所述机械手(7)安装设置于加强架(1)的外壁边缘处,两个所述摄像头(15)分别固定设置于工型钢(13)的一端外壁顶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组件包括浮力筒(2)、稳定块(17)、推进器(16)与减阻面(14),所述浮力筒(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力筒(2)的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设置于加强架(1)的外壁底部处,所述稳定块(1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稳定块(17)分别固定设置于浮力筒(2)的外壁底部处,每个所述稳定块(17)的横截面呈类三角状,所述减阻面(14)开设于稳定块(17)的外壁边缘处,所述推进器(16)的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设置于加强架(1)的外壁底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PH加测装置、浑浊度装置与含氧量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钢(13)的一端外壁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旋转架(8)的外壁一侧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架(1)的外壁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力箱(3),且电力箱(3)的内壁底部嵌设有蓄电池(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架(1)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收集箱(5),且收集箱(5)的内壁套设有垃圾收集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钢(13)的内壁两侧均滑动嵌设有限制块(10),且限制块(10)的外壁一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管(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1)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垃圾收集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筒(2)的横截面呈半圆状。
10.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水上智能净化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
S1、开机寻找垃圾、随后通过检测组件对设定要素进行检测,水质较差时,启动净化装置,对水源进行净化;
S2、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自检循环,判定电量,不足时直接返回岸边,电量充足时,检测是否失控;
S3、确定失控后,释放无人机,通过人工干预返回岸边,没有失控则通过摄像头(15)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检测大型垃圾或者落水人员;
S4、返回岸边后,对电源和推进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4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