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4351.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生;谌春阳;王文杰;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菌类 生长发育 调理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包括活化改性凹凸棒粉、草木灰、发酵甘草渣、苦荞糠皮粉、黄腐酸、过磷酸钙、硫酸镁和维生素B1。本发明的菌棒调理剂能够加快菌棒内食用菌发菌,明显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缩短菌丝生长期,延长菌棒出菇周期;极大降低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尤其是铅、砷、镉含量大幅降低,同时补充食用菌所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产出富硒的食用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具有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食用菌成为最具活力的生产点,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我国作为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对各种食用菌需求量显著增加,虽然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平近十余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对食用菌的影响并未做深入研究。
食用菌培养基常用木屑、麸皮、石膏等作为主要原料,能够为食用菌提供氮、磷、钾、钙、硫等营养物质,然而食用菌的生长及发育离不开大量元素如镁、钾等,一般常使用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硫酸钙等来补充天然基质中这些矿质元素的不足,而对于一些能够促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则无法获取。另外,传统培养基中采用的木屑、麸皮通常富集了较多的重金属,在培菌阶段会缓慢释放并被真菌吸收。
硒是一种人与动物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硒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率提升。我国有72%属于缺硒地区,而食用菌对硒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生产富硒食用菌能够改善国民体质、增加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活化改性凹凸棒的菌棒调理剂能够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延长菌棒出菇周期,并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极大降低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还能够明显提高食用菌中的硒含量,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活化改性凹凸棒粉35~45%、草木灰25~35%、发酵甘草渣3~5%、苦荞糠皮粉3~5%、黄腐酸9~11%、过磷酸钙4~6%、硫酸镁2.5~3.5%、维生素B11.5~2.5%,上述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由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2%、草木灰30%、发酵甘草渣4%、苦荞糠皮粉4%、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凹凸棒石进行活化改性后制成活化改性凹凸棒粉;
(2)甘草渣进行堆肥发酵得到发酵甘草渣;
(3)将改性凹凸棒粉、发酵甘草渣按配比混合,再向其中按配比加入草木灰、苦荞糠皮粉、黄腐酸、过磷酸钙、硫酸镁、维生素B1混匀,即得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化改性具体是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堆肥发酵具体是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