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4253.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明;徐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蔡丽妮;万振雄 |
地址: | 52885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充电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当检测到用户将可穿戴设备佩戴在手上进行充电时,采取对应措施,解决充电安全隐患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充电头接入后,进行活体检测,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用户手臂上;若是,则执行以下中的一项:不进行充电,执行安全充电策略,以及输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取下所述可穿戴设备再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的普及,市面上智能可穿戴产品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可以进行侧面充电的智能手表,如图1A所示,为进行侧面充电的智能手表的一个示意图。但是,这种智能可穿戴产品会带来了一个安全隐患,就是用户可以戴在手上充电,如图1B所示,为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在手上进行充电的一个示意图。
现在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充电速度越来越快,温升越来越高,佩戴在手上进行充电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烫伤甚至充电控制不当起火烧伤等,特别是儿童智能穿戴产品,该问题更加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当检测到用户将可穿戴设备佩戴在手上进行充电时,采取对应措施,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充电头接入后,进行活体检测,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用户手臂上;
若是,则执行以下中的一项:
不进行充电,执行安全充电策略,以及输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取下所述可穿戴设备再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执行安全充电策略,包括:
以小于预置电流阈值的电流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一预置温度阈值,则减小进行充电的电流或者停止充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一预置温度阈值,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电量大于预置电量阈值,则减小进行充电的电流或者停止充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以小于所述预置电流阈值的电流进行充电,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可选的,所述在检测到充电头接入后,进行活体检测,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用户手臂上,包括:
在检测到充电头接入后,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若检测到心率,则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手臂上;若未检测到心率,则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未佩戴在用户手臂上。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否,则执行普通充电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头接入后,进行活体检测;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用户手臂上;若是,则执行以下中的一项:不进行充电,执行安全充电策略,以及输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取下所述可穿戴设备再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以小于预置电流阈值的电流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