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4230.2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喜;姚建明;卫潘明;刘补元;张弘伟;宋士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13 | 分类号: | B02C13/13;B02C13/28;B02C13/284;B02C13/286;B02C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破碎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破碎分离装置,所述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转轴、破碎件,壳体具有腔室,壳体上设有进料口、用于排出轻质物料的第一出料口和设在壳体的底部且用于排出重质物料的第二出料口,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与腔室连通,转轴可枢转地设在腔室内,破碎件具有连接端和破碎端,连接端与转轴连接以便破碎件由转轴带动转动。本发明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具有破碎分离简单、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垃圾破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类似陈腐垃圾中,存在有布条、塑料类等很多柔性物质,相关技术中,垃圾破碎设备无法将这种含有柔性物质的垃圾完全破碎至所需出料粒度要求,在破碎过程中,这些柔性物质,容易缠绕在破碎件上或者卡堵在筛板的筛孔处,造成破碎装置出现无法破碎或无法下料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破碎简单、不易堵塞、可将垃圾中轻质物料与重质物料能够实现有效分离的垃圾破碎分离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用于排出轻质物料的第一出料口和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用于排出重质物料的第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转轴,所述转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腔室内;破碎件,所述破碎件具有连接端和破碎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以便所述破碎件由所述转轴带动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破碎分离装置,通过第一出料口将物料中的轻质物料排出,实现使轻质物料与重质物料的有效分离,防止轻质物料残留在壳体内部,提高了垃圾破碎分离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破碎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二段的上方,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呈预设的夹角,所述第二段设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破碎分离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进料管道设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所述挡板设在所述进料管道邻近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一侧,所述挡板沿所述进料管道的侧面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破碎分离装置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开口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室包括相互贯通的破碎腔和研磨腔,所述破碎腔位于所述研磨腔上方,在所述转轴径向剖面内,以所述转轴为圆心,所述破碎件的长度为半径所形成的圆为破碎圆,所述破碎腔的壁面与所述破碎圆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研磨腔的壁面与所述破碎圆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破碎板,所述破碎板设在所述破碎腔的内壁面上,以便在所述破碎板上破碎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破碎分离装置还包括筛板,所述筛板设在所述研磨腔内,所述筛板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筛板与所述破碎圆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破碎板的一侧逐渐减小,以便在所述筛板上研磨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破碎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件为破碎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件的破碎端为梨形、扇贝形或马蹄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垃圾破碎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垃圾破碎分离装置的右视图。
垃圾破碎分离装置100;
壳体1;腔室11;破碎腔111;研磨腔112;进料口12;第一出料口13;第二出料口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