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及驱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4013.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立创普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37;H05B45/3725;H05B45/345;H05B45/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冯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控制电路 驱动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及驱动电源,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均衡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信号输入端,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均衡电路的输入端,均衡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多个负载的输入端、并分别输出多路均衡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根据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对输入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出电压信号至均衡电路;均衡电路根据电压信号进行均衡处理,以向与其连接的多个负载分别输出多路均衡电流。本发明通过该均衡电路可以实现多路恒流输出,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各路输出电流均衡性和一致性好,可靠性高,电源转换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驱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及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驱动电源,如LED驱动电源等,为了满足负载的需求,在某些场合或者领域需要进行多路输出,如多路恒定电流输出或者可调输出电流等。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设计具有多路输出电流的驱动电源。
目前,多路输出电流的驱动电源有多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使用多个开关电源实现多路恒定电流与电流控制;第二种方式为使用一个恒压电源串接多个恒流开关电源的方式实现。第三种方式为使用线性控制电流的方式实现。然而,这些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第一种方式装配复杂,成本高,电流均衡性和一致性差;对于第二种方式电路成本高,转换效率低;对于第三种方式无法控制负载的不平衡性,将负载的不均衡以热的形式消耗,可靠性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及驱动电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均衡电路;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信号输入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均衡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均衡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多个负载的输入端、并分别输出多路均衡电流;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根据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对输入信号号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均衡电路;
所述均衡电路根据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均衡处理,以向与其连接的多个负载分别输出所述多路均衡电流。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与所述均衡电路连接、用于进行电压电流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与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连接的反馈控制电路;
所述反馈控制电路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反馈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电源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根据所述反馈控制信号调节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多个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
所述均衡电路包括:隔直电路、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
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回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所述第一回路的返回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载连接,所述第二回路的返回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输出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隔直电路包括:隔直电容;所述第一回路包括:第一均衡二极管、第一均衡电容和第三均衡二极管;所述第二回路包括:第二均衡二极管、第二均衡电容和第四均衡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立创普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立创普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