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的靠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3968.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瑞;孙大伟;杨树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B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管 平台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的靠船系统,包括靠船柱,下撑杆,铰支座,弧形杆,强力弹簧,弧形套筒,止推板,橡胶隔振器,定位销,压缩板,橡胶护舷,和粘弹性材料覆盖层。其中,靠船柱外侧设置有橡胶护舷,靠船柱的下端连接斜向的下撑杆,下撑杆另一端通过销轴和铰支座固定在平台桩腿上。靠船柱的上端连接弧形杆,弧形杆形状设置成弧形,弧形杆的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与压缩板相连,强力弹簧与压缩板置于弧形套筒内,弧形套筒内径大于弧形杆的外径,弧形套筒的一端与弧形杆的端部过盈配合,另一端固定在与平台桩腿相连接的连接件上,在弧形套筒内靠近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带有橡胶隔振器的止推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的靠船系统,用于降低船舶碰撞对平台主桩腿造成的冲击破坏。
背景技术
船舶撞击导管架平台的事故时有发生。导管架平台遭遇船舶碰撞时,主桩腿结构容易发生损伤,进而致使平台承载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诱发平台发生倒塌破坏,严重威胁平台结构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目前,防止船舶碰撞对平台主结构造成损伤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安装靠船桩来实现的。
然而,传统靠船桩通过上、下水平撑杆采用焊接方式直接与平台主桩腿相连,仅在其自身结构外侧装有橡胶护舷,这种固定式的结构,在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时存在以下明显的设计缺陷:(1)单一的橡胶护舷耗能能力有限,大部分冲击能量仍需要依靠平台结构变形吸收;(2)连接靠船桩的上、下水平撑杆与平台主桩腿焊接固定,直接的传力路径,致使碰撞时容易造成平台主桩腿发生局部凹陷和整体弯曲,严重威胁平台主体结构安全;(3)靠船桩结构破坏时,无法进行快速更换,修复难度大,维修成本高。
针对以上缺陷,为解决传统靠船桩耗散能量不足,传力路径不佳,损伤后难以维修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易更换、具有多级缓冲性能的装配式靠船系统。本发明靠船系统能够极大地吸收和耗散船舶碰撞时的能量,显著提升海上导管架平台靠船作业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的装配式靠船系统,用于解决平台进行靠船作业,特别是发生船舶偶然失控碰撞平台时,造成的平台主桩腿局部凹陷和整体弯曲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的靠船系统,包括靠船柱1,下撑杆2,铰支座3,弧形杆4,强力弹簧5,弧形套筒6,止推板61,橡胶隔振器62,定位销63,压缩板8,橡胶护舷11,
和粘弹性材料覆盖层12。其中,
靠船柱1外侧设置有橡胶护舷11,靠船柱1的下端连接斜向的下撑杆2,下撑杆2另一端通过销轴和铰支座3固定在平台桩腿上。
靠船柱1的上端连接弧形杆4,弧形杆4形状设置成弧形,弧形杆4的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5与压缩板8相连,强力弹簧5与压缩板8置于弧形套筒6内,弧形套筒6内径大于弧形杆4的外径,弧形套筒6的一端与弧形杆的端部过盈配合,另一端固定在与平台桩腿相连接的连接件上,在弧形套筒6内靠近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带有橡胶隔振器62的止推板61。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为半圆形环板7,半圆形环板7的形状与平台桩腿的外表面相配合。半圆形环板7内侧设置有一层粘弹性材料覆盖层12,半圆形环板7的末端设置有U形倒钩9,平台桩腿对应位置设置有限位装置10,通过U形倒钩9将半圆形环板7挂在对应的限位装置10上,起到固定弧形套筒6和半圆形环板7的作用。
优选地,在弧形套筒6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压缩板8从弧形套筒6内滑脱的定位销63。
优选地,在压缩板8的外部还套设有耐磨套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