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床垫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3147.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原;赵涛;李政颖;李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命 体征 智能 监测 床垫 系统 | ||
本发明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床垫,包括由封装套封装的床垫,所述床垫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设有传感光纤,所述传感光纤上设有震动敏感薄膜,所述床垫设有与传感光纤连接的连接端口,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床垫内部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发射器驱动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所述发射器驱动模块连接有光线发射器,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连接有光线接收器,所述光线发射器与光线接收器均与传感光纤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连接有高精度采样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外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床垫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和要求,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下生存。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进行检测的需求不断增大,呼吸率和心率是最基本的人体生命体征,人体的病态体征往往会从异常的呼吸率和心率上反映出来,因此,实现呼吸率和心率的日常实时监测对人体健康评估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长时间的呼吸率和心跳监测可使受监测者的健康状态被实时监测掌握,但传统监测系统大都使用接触式的穿戴式设备,用户体验差,监测时不仅干扰受监测者生活,其监测效果准确性也受限,近年来,非接触式监测系统发展迅速,基于光纤传感原理的传感系统具有灵敏度高、舒适性好、抗电磁干扰的特点,但目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监测装置系统结构和制作工艺复杂,获取的信号需要经过波长解调,导致系统成本过高、解调方法复杂,而基于干涉原理的监测系统要么需要经过相位解调,导致解调方法复杂,系统成本高,要么干涉信号极易受环境、偏振和相位衰落影响无法准确地提取出完整的呼吸与心跳信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床垫及监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床垫内部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发射器驱动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所述发射器驱动模块连接有光线发射器,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连接有光线接收器,所述光线发射器与光线接收器均与传感光纤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连接有高精度采样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外设;
一种生命体征智能监测床垫,包括生命体征智能监测系统,还包括由封装套封装的床垫,所述床垫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设有传感光纤,所述传感光纤上设有震动敏感薄膜,所述床垫设有与传感光纤连接的连接端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层为硬质塑料板,所述缓冲层为多孔海绵,所述震动敏感薄膜为聚乙烯薄膜,这样的设计,硬质塑料板足够支撑上侧各层的同时,保证床垫下方放置面的材质的软硬程度不会影响传感光纤对振动信号的还原,从而保证装置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一致性,多孔海绵的选取使传感光纤有足够的形变空间,避免传感光纤受控件约束导致振动信号失真,聚乙烯薄膜厚度较低,易于振动信号的传递。
进一步限定,所述传感光纤与震动敏感薄膜之间平行设有多条增敏线,所述增敏线为尼龙绳,所述增敏线与所述传感光纤正交排列,这样的设计,增敏线能使震动敏感薄膜与传感光纤形成点接触,将振动信息均匀地传递到整个传感结构,避免震动敏感薄膜与传感光纤贴合不严而导致偏差。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控模块与发射器驱动模块之间连接有电压控制模块,这样的设计,根据信号直流分量的大小来对电压进行调控以适配发射器驱动模块。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控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之间连接有数字电位器,这样的设计,配合使用能实现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倍数的可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