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式冷却炉及其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2956.2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祁腾飞;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尚云飞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竖式冷却炉,沿物料流动方向,依次包括:
上料单元(19);
炉腔(1),通过所述上料单元(19)流入的待冷却物料进入到所述炉腔(1)中,所述炉腔(1)上设置有热风导管(18),所述热风导管(18)联通所述炉腔(1)和外界;
送风单元,设置在所述炉腔(1)中,所述送风单元适于连接供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5),其特征在于,
沿高度方向,所述炉腔(1)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朝向所述送风单元延伸;
所述凹陷部包括:
连接段(3);
第一倾斜部(2)和第二倾斜部(21),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段(3)的两侧,沿远离所述连接段(3)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部(2)和所述第二倾斜部(21)的内径逐渐增加;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
十字风梁(6),适于连接供风单元;
中心风帽(12),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风帽单元,所述中心风帽(12)与所述十字风梁(6)相连通,每组所述风帽单元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出风口(5);
所述风帽单元上设置有第一风帽倾斜部(22)和第二风帽倾斜部(23),所述第一风帽倾斜部(22)与所述第一倾斜部(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风帽倾斜部(23)与所述第二倾斜部(2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风帽倾斜部(22)与所述第一倾斜部(2)变化趋势一致,所述第二风帽倾斜部(23)与所述第二倾斜部(21)变化趋势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式冷却炉,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所述凹陷部设置为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凹陷部之间设置有间隔(13),所述间隔(13)呈直线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竖式冷却炉,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竖式冷却炉的纵向轴线方向,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呈圆台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竖式冷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呈环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式冷却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单元(4),设置在所述炉腔(1)下游,所述出风口(5)朝向所述排料单元(4)设置。
6.一种竖式冷却炉的冷却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式冷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上料单元(19)装满待冷却物料,使待冷却物料加入炉腔(1)内,直至待冷却物料填充满上料单元(19)下方的炉腔(1);
S2、待冷却物料在第一次换热冷却区域内进行第一次换热冷却,第一次换热冷却区域为上料单元(19)下方以及凹陷部上方的炉腔(1)空间,在第一次换热冷却区域内,待冷却物料与从第二次换热冷却区域逸出的冷却气体进行第一次换热冷却,换热后的热废气从热风导管(18)排出,换热后的待冷却物料进入第二次换热冷却区域;
S3、待冷却物料在第二次换热冷却区域内进行第二次换热冷却,第二次换热冷却区域为凹陷部与中心风帽(12)之间的炉腔(1)空间,在第二次换热冷却区域内,第一次换热冷却后的待冷却物料与中心风帽(12)出风口(5)排出的冷却气体进行第二次换热冷却,换热后的热风向上流动用于待冷却物料的第一次换热冷却,换热后的待冷却物料进入漏斗排料斗(14);
S4、进入漏斗排料斗(14)的待冷却物料由振动给料器(15)排出,并通过皮带输送机(16)外送;
S5、随着待冷却物料的排出,上料单元(19)的料面下降,继续向上料单元(19)上料,如此循环,实现待冷却物料冷却的连续生产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9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NS旁路抢答设备识别及溯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手部防滑的眉笔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