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冲突分析评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2705.4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李振;杜毅;陈锐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G08G5/04 | 分类号: | G08G5/04;G08G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王忠浩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冲突 分析 评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冲突分析评判方法,包括接收含有冲突航班号和发生时间的飞行冲突事件简单信息;根据所述冲突航班号和所述发生时间获取冲突航班号对应的冲突双方飞机对应的航迹数据,所述航迹数据为含有所述发生时间的预设分析时间段内的所有航迹数据,将冲突双方飞机令为第一飞机和第二飞机;根据第一飞机和第二飞机对应的航迹数据、所述发生时间以及预设间隔事件危险指数评价规则计算出飞行冲突危险指数,生成含有飞行冲突危险指数的飞行冲突危险报告并输出。本发明的一种飞行冲突分析评判方法,实现了对飞行冲突的自动分析,避免了因人工计算出现失误导致的飞行冲突的分析容易存在偏差的问题,提高了飞行冲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冲突分析评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航空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民航安全保障责任日益增加。为应对日益增加的保障压力,近年来,民航系统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重点采取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加强不安全事件调查,深入分析事件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不安全事件的重复发生;二是引入飞行冲突危险指数概念,完善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加强安全责任追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目前,飞行冲突自动评判方面仍然没有较好的技术方案,在飞行冲突危险指数计算分析方面,国内外基本依靠人工计算的模式,导致飞行冲突的分析容易存在人为的偏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冲突分析评判方法,其能解决目前国内外基本依靠人工计算的模式,导致飞行冲突的分析容易存在人为的偏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接收冲突事件信息,接收含有冲突航班号和发生时间的飞行冲突事件简单信息;
获取航迹数据,根据所述冲突航班号和所述发生时间获取冲突航班号对应的冲突双方飞机对应的航迹数据,所述航迹数据为含有所述发生时间的预设分析时间段内的所有航迹数据,将冲突双方飞机令为第一飞机和第二飞机;
计算飞行冲突危险指数,根据第一飞机和第二飞机对应的航迹数据、所述发生时间以及预设间隔事件危险指数评价规则计算出飞行冲突危险指数,生成含有飞行冲突危险指数的飞行冲突危险报告并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航迹数据包括航迹信息和含有不同时刻航迹点的航迹点数据,所述计算飞行冲突危险指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参数设定,设定水平间隔阈值、设定垂直间隔阈值、预设航迹点计算条件;
筛选航迹点,筛选出第一飞机对应的航迹点数据中在所述预设分析时间段内的所有航迹点并将其作为第一航迹点,筛选出第二飞机对应的航迹点数据中在所述预设分析时间段内的所有航迹点并将其作为第二航迹点;
计算间隔,计算同一时刻的第一航迹点和第二航迹点的水平间隔和垂直间隔;
计算航迹夹角和接近率,计算水平间隔小于水平间隔阈值且垂直间隔小于垂直间隔阈值对应第一航迹点和第二航迹点之间的航迹夹角和接近率;
计算危险指数,根据水平间隔阈值且垂直间隔小于垂直间隔阈值对应第一航迹点和第二航迹点的水平间隔、垂直间隔、航迹夹角、接近率、水平间隔阈值、垂直间隔阈值以及预设间隔事件危险指数评价规则计算出飞行冲突危险指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计算间隔之前还包括判断航迹点是否符合计算条件,判断预设分析时间段内每一时刻对应的第一航迹点和第二航迹点是否符合预设航迹点计算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计算间隔,若否,则舍弃此时刻对应的第一航迹点和第二航迹点。
进一步地,所述飞行冲突危险指数包括水平间隔危险指数、垂直间隔危险指数、航迹夹角危险指数、接近率危险指数,所述计算危险指数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未经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