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机隐藏式冷藏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2266.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洪震川;张善进;王义波;孙德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P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克欣涛 |
地址: | 4768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机 隐藏 冷藏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机隐藏式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车架上设置的车厢,所述车厢在靠近车头的一侧上方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制冷机外机,所述制冷机外机通过管道连接车厢内的制冷机本体,所述车厢内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车厢区分为多个大小相同的放货区;该制冷机隐藏式冷藏车能够有效的防护制冷机外机,避免车头翻转碰撞制冷机外机的问题发生,且车厢内部放货区域可根据货物大小或种类拆分,也便于集水、排水,整体结构稳定,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机隐藏式冷藏车。
背景技术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冷藏车资源仍十分有限,与国际水准相比偏低。由此可见,冷藏车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消费升级的推动和利好政策的引导,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冷链运输量逐年增长,冷藏车作为冷链物流的重要一个环节,同样呈现逐年递增之势。当前我国冷藏车主要有机械冷藏车、冷板冷藏车、液氮冷藏车和干冰冷藏车等,其中以机械冷藏车为主,其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工作原理为:蒸气压缩制冷,压缩机经传动机构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冷板冷藏车是利用冷板内的相变材料相变蓄冷,为车厢提供冷量。但是传统的机械冷藏车的冷藏机外机通常设在车头的正上方,当车身本体需要维修或保养翻转车头时容易碰撞冷藏机外机,使用不便;且冷藏车车厢内部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种类或者大小的货物进行及时调整,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够有效的防护制冷机外机,避免车头翻转碰撞制冷机外机的问题发生,且车厢内部放货区域可根据货物大小或种类拆分,也便于集水、排水,整体结构稳定,使用方便的制冷机隐藏式冷藏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冷机隐藏式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车架上设置的车厢,所述车厢在靠近车头的一侧上方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制冷机外机,所述制冷机外机通过管道连接车厢内的制冷机本体,所述车厢内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车厢区分为多个大小相同的放货区。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在制冷机外机的上方,所述限位杆沿安装箱的长度方向固定,所述限位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向车厢一侧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杆呈弧形向车头一侧延伸,所述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的相交处的下方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压簧的另一端与制冷机外机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两侧还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U型杆、轴承、套筒与螺杆,两个所述套筒固定在安装箱的侧面,所述U型杆的两端插至套筒内,所述轴承设在U型杆上,所述螺杆穿过安装箱的侧壁插至轴承内,转动所述螺杆使U型杆在套筒内伸缩,所述安装箱的底面还设有固定孔与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外机的底部固定有多个上连接柱,所述安装箱上设有多个下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插接,所述下连接柱内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与上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簧的另一端与下连接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外机受力向上压缩第一压簧时,所述上连接柱不脱离下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方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向下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逆时针旋转90°与连接板连接将车厢分隔为多个放货区。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包括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固定在车厢内,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的上方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在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上分别连接活动格栅,所述格栅板的端部设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动格栅通过转轴在车厢内旋转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的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副黄嘌呤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