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低铁基纳米晶合金介电常数的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1944.8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邦汉;韩满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74;C21D9/5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低 纳米 合金 介电常数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软磁合金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降低铁基纳米晶合金介电常数的热处理方法。通过对铁基非晶合金薄带进行快速退火处理,在控制纳米晶相即α‑Fe(Si)相析出的同时,使更多的Fe2B硬磁相在非晶基体上析出,以此降低材料介电常数。退火过程中,通过将升温温度控制在650℃~800℃范围内,使α‑Fe(Si)相晶粒尺寸小30%~50%,Fe2B硬磁相数量密度提高60%~80%,因此能够实现提升磁导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介电常数,使得电磁波能最大限度地进入材料内部,减少电磁波表面反射,提升吸波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较低、处理过程简易等特点,便于对材料进行大规模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磁合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铁基纳米晶合金介电常数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通讯与雷达信号探测技术也在不断升级,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军事上,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强调隐身技术,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吸收雷达的电磁波探测信号,避免在战场上暴露,达到出其不意发起攻击的目的。在生活中,大量电子设备在为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造成的电磁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和危害。如电磁辐射造成人体亚健康,电磁干扰可以使电子设备失灵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吸波材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吸波材料的种类多,磁性吸波材料作为其中一类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磁性合金由于其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Ms),居里温度高Tc以及温度稳定性好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GHz频段,磁性合金的优点使得它成为用来制备吸波材料的首选。铁基纳米晶合金是磁性合金中的一种,铁基纳米晶合金具有纳米晶相镶嵌在非晶基体中的特殊双相结构,使得铁基纳米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如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矫顽力等特点。但是,铁基纳米晶合金在GHz频段使用时产生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根据Snoek极限关系,磁性合金往往是利用形状各向异性来实现在高频段的应用,即将磁性合金制成薄片状粉体,提高材料在GHz频段的磁导率。然而,将磁性合金制成薄片状粉体后往往会增加粉体的表面积,导致极化作用增强提高了介电常数,从而影响电磁波进入材料内部,降低材料的吸波效率。因此薄片状铁基纳米晶合金粉体过高的介电常数就成为铁基纳米晶合金用作吸波材料的阻碍。
目前,为了解决铁基纳米晶合金粉体介电常数过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如在制备铁基纳米晶合金时往其中掺杂陶瓷相,或通过表面处理法或磁控溅射法在铁基纳米晶合金镀上低介电常数的材料涂层。但是,不管是掺杂的陶瓷相还是低介电材料的涂层毫无例外都会影响到铁基纳米晶合金的磁导率,影响吸波性能。此外,这些技术方法往往繁琐复杂、低产、成本高,不宜用于大规模的对铁基纳米晶合金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铁基纳米晶合金介电常数的热处理方法,以大幅降低铁基纳米晶合金的介电常数,使得电磁波能最大限度地进入材料内部,减少电磁波表面反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降低铁基纳米晶合金介电常数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铁基非晶合金薄带进行清洗并烘干。
步骤2、在保护气氛下对步骤1处理过的铁基非晶合金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过程为:对铁基非晶合金薄带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将升温速率控制在10℃/s~40℃/s之间,使其快速升温至650℃-800℃范围内;然后保持温度为650℃-800℃,保温时间为10s-10min;最后将温度降温至室温,降温过程中将降温速率控制在10℃/s~30℃/s之间,得到具有双相结构的铁基纳米晶合金薄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加热时采用升温速率为25℃/s;降温时采用的降温速率为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