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1725.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刘珈源;潘响亮;张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功能 胶质 气泡 触发 反应 去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通过将催化剂修饰于胶质气泡微表面,使该表面功能化气泡触发芬顿或类芬顿反应,在原位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浮上分离颗粒类污染物,实现了废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同步高效去除。本发明的方法强化了Fe(II)或Fe(III)和H2O2的反应,大大减少了药剂用量,并且处理目标物pH值范围广,同时提高了反应的速率,有效降低了投资的成本及处理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
背景技术
芬顿反应是高级氧化技术中的一项典型技术,是一种过氧化氢溶液和Fe(II)反应,氧化去除污染物或废水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芬顿具有试剂浪费严重、出水pH显著降低、受污染物条件影响、适用pH范围较小、反应过程不稳定、反应试剂使用率低、反应效率低、产生Fe(III)影响色度、生成的铁泥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根据传统芬顿反应的缺点,采用表面功能化胶质微气泡改良芬顿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种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包括:
向胶质气泡制备装置中加入胶质气泡发生液及Fe(II)系或Fe(III)系催化剂,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复配并静置6-12小时后,搅拌生成表面修饰催化剂的胶质微气泡;
在装有待处理废水的污染物处理装置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搅拌;
将所述表面修饰催化剂的胶质微气泡从所述污染物处理装置底部注入,触发芬顿或类反应,待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原位氧化降解,同时颗粒类污染物被浮上分离,处理后清液从所述污染物处理装置底部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胶质气泡发生液、Fe(II)系或Fe(III)系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之间物质的量比为1:(0.5-5):(2-40)。
进一步的,所述胶质气泡发生液、Fe(II)系或Fe(III)系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之间物质的量比为1:1.25:15。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生成表面修饰催化剂的胶质微气泡,包括:
在胶质气泡制备装置中进行转速为6000-10000rpm的快速搅拌90-300秒,生成表面修饰催化剂的胶质微气泡。
进一步的,所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包括:
在污染物处理装置中进行转速为100-300rpm的搅拌,搅拌30-600秒。
进一步的,所述过氧化氢溶液、胶质微气泡、待处理废水的体积比为1:(300-600):(1200-3000)。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通过将催化剂修饰于胶质气泡微表面,使该表面功能化气泡触发芬顿或类芬顿反应,在原位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浮上分离颗粒类污染物,实现了废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同步高效去除。该方法强化了Fe(II)或Fe(III)和H2O2的反应,大大减少了药剂用量,并且处理目标物pH值范围广,同时提高了反应的速率,有效降低了投资的成本及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表面功能化的胶质微气泡触发芬顿反应去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