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石流密度检测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81636.5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亮;王宏飞;王泉伟;姚振国;李泳;刘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韩鹏程 |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密度 检测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密度检测计算方法,在拟修建泥石流拦挡坝下游泥石流沟道内,现场选取保存完整的泥石流堆积体样品,通过现场取样及室内颗分实验,确定所述泥石流堆积体样品的泥石流颗分参数(μ,Dc);依据公式计算泥石流的平均密度ρ=1.26μ‑0.132+0.049Dc0.443。本发明方法充分考虑了泥石流颗粒组成对其密度的影响,将泥石流颗分参数(μ,Dc)作为变量引入泥石流密度计算中。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目击者描述及经验方法的泥石流密度测算方法,本发明方法强调了颗粒组成在决定泥石流密度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摒弃人为主观因素对经验参数选取所造成影响,具有更科学的计算原理与较高的精度。同时,本发明方法计算简便,工程实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地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泥石流密度检测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泥石流的密度是泥石流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反映着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决定着泥石流的物理力学性质,是进行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及防护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参数。目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历史上发生的泥石流的密度进行确定:一是采用配置泥石流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受目击者的影响较大,有时甚至找不到目击者;二是根据泥石流的沉积形态来判断泥石流的类型,但这种方法所确定泥石流密度的范围较大,不利于准确使用泥石流的密度参数。三是经验公式法,通过特殊物质组分含量来反算泥石流密度。
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在泥石流的流体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泥石流密度计算经验公式中,应当考虑泥石流物质组成对密度的影响。表1是几种常用的泥石流密度计算经验公式,虽然均涉及到物质组成,但仍有各自的局限性。它们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仅考虑粘性颗粒含量对泥石流密度的影响,而泥石流的密度受整体颗粒组成的综合影响,该公式并没有体现其他相关因子(如粗颗粒含量)对密度的影响;
2、泥石流组成物质中大于某一粒径的具体颗粒含量在泥石流的沉积、取样、颗分过程中,如若存在稍微流失或不准确就会对计算结果造成很大的偏差;
3、经验公式中的特征粒径
表1 几种粘性泥石流计算公式一览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结果精度高,适应实际工程需要的泥石流密度检测计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泥石流密度检测计算方法,在拟修建泥石流拦挡坝下游泥石流沟道内,现场选取保存完整的泥石流堆积体样品,通过现场取样及室内颗分实验,确定所述泥石流堆积体样品的泥石流颗分参数(μ,Dc);依据公式1计算泥石流的平均密度ρ:
ρ=1.26μ-0.132+0.049Dc0.443 公式1;
式中,(μ,Dc)为泥石流的颗分参数,根据室内筛分及粒度试验确认;
μ为泥石流堆积体样品的细颗粒含量,为无量纲数;
Dc为泥石流堆积体样品的特征粒径,单位为mm,代表泥石流堆积体样品的粒径组成范围。
本发明获取所述公式1中各参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