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81613.4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周根明;赵明祥;宋军平;王运海;李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5/00 | 分类号: | E21D5/00;E21D5/11;E21D7/00;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 地址: | 101599 北京市密云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弱 地层 竖井 井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内壁上的外层井壁(1),所述外层井壁(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内层井壁(2),所述外层井壁(1)的外侧均匀设有多个井架基础(3),所述井架基础(3)与所述外层井壁(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外层井壁(1)与所述井架基础(3)之间设有防坠梁结构(4),所述防坠梁结构(4)分别与所述井架基础(3)以及所述外层井壁(1)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井壁(1)上固定设有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分别与所述外层井壁(1)以及所述井架基础(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基础(3)包括铺设在所述外层井壁(1)外侧的土壤上的碎石垫层(31),所述碎石垫层(31)上设有混凝土层(32),所述混凝土层(32)上表面上固定设有井架筏板结构(33),所述钢丝绳(5)与所述井架筏板结构(3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32)内固定有连接钢筋,所述井架筏板结构(33)与所述钢筋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梁结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层井壁(1)外侧的圈梁(41),所述圈梁(41)与多个所述井架基础(3)均固定连接,所述圈梁(41)通过主梁(42)与所述外层井壁(1)固定连接,所述主梁(42)远离所述外层井壁(1)的一端与所述井架基础(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41)和所述外层井壁(1)之间设有副梁(43),所述副梁(43)的一端与所述圈梁(41)固定连接,所述副梁(43)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层井壁(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井壁(1)的顶部浇筑有呈筒状的临时锁口(6),所述临时锁口(6)的外侧填埋有回填土层(7)。
7.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根据坐标点和高程点,利用全站仪做好近井点,根据施工图在地表进行测量放线,用石灰粉做好标记,自检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步骤二,基坑开挖、找平,采用挖掘机开挖,一次性将井筒内开挖至防坠梁结构(4)上口深度,然后采用装载机对基坑压实,人工找平;
步骤三,井架基础(3)及防坠梁结构(4)施工,在基坑周边浇筑多个井架基础(3)及防坠梁结构(4);
步骤四,临时锁口(6)施工,在基坑的基础上分层掘进一定深度,在井口处浇筑临时锁口(6),在浇筑前预埋与井架基础(3)数量相同的钢丝绳(5),并且将钢丝绳(5)的一端与井架基础(3)固定连接;
步骤五,外壁施工,在临时锁口(6)的基础上向下依次挖掘基坑至壁座位置,采用金属装配式模板砌壁,浇筑混凝土,并且将钢丝绳(5)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内的钢筋固定连接;
步骤六,内壁施工,施工壁座,壁座施工完毕后再自下而上套内壁金属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完成内壁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防坠梁结构(4)的施工步骤包括采用建筑钢模板,每块建筑钢模板之间用卡扣连接,建筑钢模板外围利用钢筋柱限位固定,并在外围堆土,然后向建筑钢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需对称入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外壁施工的过程中,在易片帮的情况下,采用钢筋锚杆和网片临时支护,或采用井圈背板网片临时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6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