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包制作箱壳成型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1558.9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华 |
主分类号: | B05B16/20 | 分类号: | B05B16/20;B05B13/02;B05D3/04;B05D1/02;B05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包 制作 成型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箱包制作箱壳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片材裁切:根据所要成型加工制造的箱包的尺寸,裁切相应尺寸用于成型的塑料片材;
S2、吸塑成型:采用吸塑成型的成型方式对步骤S1中裁切的塑料片材进行快速成型,获得初步成型的箱壳坯料;
S3、钻孔修边:对步骤S2吸塑成型加工获得的箱壳坯料进行固定孔钻孔加工,并在钻孔完成后对箱壳坯料进行修边处理,去除多余的边框材料,从而获得完整的箱壳;
S4、表面喷涂:在箱壳成型加工表面喷涂换位工装的辅助下,对步骤S3中经过钻孔修边处理后的完整箱壳的外表面进行喷涂处理,并在喷涂完成后进行干燥;
S5、码垛堆放:将完成表面喷涂且干燥后的箱壳进行码垛堆放,用待后续进行箱包装配;
采用上述步骤S1-S5的箱包制作箱壳成型加工方法进行箱壳成型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箱壳成型加工表面喷涂换位工装,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回转换位机构(2)、四个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回转换位机构(2)上的承托夹具(3)和用于驱动四个所述承托夹具(3)同步转动的同转驱动机构(4);四个所述承托夹具(3)围绕所述回转换位机构(2)的回转中心轴圆周等距分布;所述同转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回转换位机构(2)上随其同步回转;其中:
所述承托夹具(3)包括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回转换位机构(2)上的转轴(31)、用于承托放置完整箱壳的承托叉板(32)和用于内撑夹紧完整箱壳内壁的内撑夹紧组件(33);所述转轴(31)为靠近底端部分为实心且靠近顶端部分为管状的圆杆结构,所述转轴(31)上在位于管状段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缺口(312),所述导向缺口(312)从顶端沿轴向向下延伸;所述承托叉板(32)呈X形,所述承托叉板(32)水平设置且其中心与所述转轴(3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承托叉板(32)上端面上设置有两组呈交叉相对设置的滑轨(321),每组所述滑轨(321)由两个等距分布在所述承托叉板(32)中心两侧的所述滑轨(321)组成;
所述内撑夹紧组件(33)包括导杆(331)、压轮(332)、内撑弹簧(333)、连杆(334)和内撑接触组件(34);所述导杆(331)沿轴向与所述转轴(31)的实心段滑动配合,所述压轮(332)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杆(331)上,且所述压轮(332)与多个所述导向缺口(312)竖直滑动配合,所述内撑弹簧(333)套设在所述导杆(331)上,且所述内撑弹簧(333)连接在所述转轴(31)管状段内端面与所述压轮(332)之间;所述导杆(331)顶端穿过所述转轴(31);四个所述滑轨(321)上均滑动设置有所述内撑接触组件(34),四个所述内撑接触组件(34)与所述导杆(331)顶端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杆(334)两端铰接串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制作箱壳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接触组件(34)包括滑块(341)、立杆(342)、扭转复位组件(343)和内撑梁(344);所述滑块(341)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21)上,所述立杆(34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341)上,所述立杆(342)上固定安装有铰接环(3421),所述导杆(331)的顶端设置有铰接端头(3311),所述连杆(334)两端铰接在所述铰接端头(3311)与所述铰接环(3421)之间;所述立杆(342)的顶端设置有均分盘(3422),所述均分盘(3422)上竖直设置有两个分布在所述立杆(342)两侧的隔板(3423),两个所述隔板(3423)同一侧之间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扭转复位组件(343),所述扭转复位组件(343)包括半圆环结构的圆环导轴(3431)和两个套设在所述圆环导轴(3431)上的环形弹簧(3432),所述圆环导轴(3431)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隔板(3423)同一侧的侧壁端,两个所述环形弹簧(3432)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在两个所述隔板(3423)的侧壁上;所述内撑梁(344)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杆(342)的顶端,且所述内撑梁(344)的底端中心位置与所述立杆(342)竖直转动连接,所述内撑梁(344)与两个所述环形导轴旋转导向连接,所述扭转复位组件(343)中的两个所述环形弹簧(3432)分布在所述内撑梁(344)的两侧,且所述环形弹簧(3432)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内撑梁(34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华,未经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5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