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施工后检测的智能灌浆套筒及其施工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1069.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闫兴非;周良;张涛;张小琼;张凯龙;甘露;张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E04C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施工 检测 智能 灌浆 套筒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便于施工后检测的智能灌浆套筒及其施工检测方法,包括套筒本体、导轨、芯片球和芯片;套筒本体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套筒本体的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出浆口;套筒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芯片球,能够引导芯片球在套筒本体内沿着导轨移动;芯片球为空心的碎料球,内置为无源电磁识别标签的芯片。施工时,先制作包括导轨的套筒本体,并在套筒本体中内设置包含芯片的芯片球;然后,在待测试的预制构件中安装套筒本体;在安装待测试的预制构件,并浇筑灌浆料后,利用阅读器在套筒本体的出浆口附近检测芯片的信号,判断灌浆饱满度。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实现在预制结构完成拼装后,快速且反复的开展灌浆饱满度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结构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于施工后检测的智能灌浆套筒及其施工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装配化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常使用灌浆套筒实现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
考虑到灌浆套筒的封闭性,套筒灌浆且浆液硬化后,难以对灌浆套筒内部灌浆饱满度开展无损检测。
目前,行业内通常采用钻孔法对灌浆套筒灌浆质量开展检测,但是钻孔法会对套筒出浆口产生小量破损,不便于反复检测。
因此,如何实现灌浆套筒灌浆质量的无损后检测,成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便于施工后检测的智能灌浆套筒及其施工检测方法,实现的目的是实现灌浆套筒灌浆质量的多次无损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便于施工后检测的智能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导轨、芯片球和芯片。
其中,所述套筒本体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出浆口,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入浆口;
所述套筒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所述导轨;
所述导轨上设有所述芯片球,能够引导所述芯片球在所述套筒本体内沿着所述导轨移动;
所述芯片球为空心的碎料球,内置所述芯片;
所述芯片为无源电磁识别标签,能够通过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自动识别。
优选的,所述套筒本体用球墨铸铁或者钢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芯片的所述空间耦合为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后检测的智能灌浆套筒的施工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制作包括所述导轨的所述套筒本体,并在所述套筒本体中内设置包含所述芯片的所述芯片球;
步骤2、在待测试的预制构件中安装所述套筒本体;
步骤3、安装所述待测试的预制构件,并浇筑灌浆料;
步骤4、利用阅读器在所述套筒本体的出浆口附近检测所述芯片的信号,判断灌浆饱满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实现在预制结构完成拼装后,快速且反复的开展灌浆饱满度检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施工时完成步骤1的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施工时完成步骤2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变流器水冷系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外壳喷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