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80979.X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余好;邢鹏飞;吴亚华;周煌;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F42D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掘进 降尘 节材聚能管 稳定 组装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涉及爆破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中空,且管体的两端均为贯通式设置,所述管体由两组半管组合形成,两组所述半管的外侧均设有聚能穴,且聚能穴凸起至半管的内侧,所述半管的一端设有条形槽;本发明通过两组半管来组成管体,两组半管通过条形槽和条形扣拼接安装,装药的时候可以将两组半管拆开,放入乳化炸药,再合并上,无需从管体一端塞入,避免挤压炸药,减少安全隐患,且通过套箍管的作用,可以将多组管体进行连接,配合锁定扣的滑齿契合套箍管的滑槽,使得套箍管锁定两组管体,从而方便根据实际隧道炮孔的长度来调节聚能管的长度,使用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掘进施工中,需要用到爆破聚能管填充炸药进行爆破,其爆破机理是在药包爆炸后,靠近聚能穴的爆炸能量会朝向穴的轴线方向汇聚,形成一股高密度、高速度、高压力的气体射流,换句话说,当药包存在聚能穴时,在聚能穴方向可以局部聚集、产生超常规的爆破能量,因此聚能爆破所形成的高密度、高速度、高压力的气体射流能够提高炸药的爆炸功率;
现有技术中,聚能管一般根据施工需要将装药装置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再在施工现场将炸药装入到聚能装药装置内,由于聚能管一般为一体式结构,装药需要从管体一端插入,比较麻烦,容易挤压到炸药,存在安全隐患,且预先切割好的长度不一定适用于实际的隧道炮孔情况,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该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通过两组半管来组成管体,两组半管通过条形槽和条形扣拼接安装,装药的时候可以将两组半管拆开,放入乳化炸药,再合并上,无需从管体一端塞入,避免挤压炸药,减少安全隐患,且通过套箍管的作用,可以将多组管体进行连接,配合锁定扣的滑齿契合套箍管的滑槽,使得套箍管锁定两组管体,从而方便根据实际隧道炮孔的长度来调节聚能管的长度,使用更方便。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隧道掘进用自降尘节材聚能管稳定装药组装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中空,且管体的两端均为贯通式设置,所述管体由两组半管组合形成,两组所述半管的外侧均设有聚能穴,且聚能穴凸起至半管的内侧,所述半管的一端设有条形槽,且半管的另一侧设有条形扣,所述条形槽与条形扣相适配,两组所述半管通过条形槽和条形扣拼接安装;
所述管体的一端套设有套箍管,且套箍管的一端缺口上安装有锁定扣,所述套箍管通过锁定扣紧固安装在管体外,所述套箍管的两侧均设有聚能槽,且聚能槽契合入聚能穴的内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聚能穴和聚能槽的形状相适配,且聚能穴和聚能槽均为V字形、半圆形、M字型中的一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箍管的一端缺口上设有滑槽,所述锁定扣的内侧设有滑齿,所述锁定扣通过滑齿与滑槽活动安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的内部装有乳化炸药,所述管体安装在隧道炮孔中,所述管体两侧位置处的隧道炮孔中均设有水袋,所述隧道炮孔的一端孔眼填充有炮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箍管的内侧安装有催化剂囊球,且催化剂囊球为薄膜囊,所述催化剂囊球的内部填充有催化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催化剂囊球通过连接线悬吊在套箍管内,所述套箍管用于连接两组所述管体,所述催化剂囊球位于两组所述管体的交接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箍管用于连接两组所述管体,且一组所述管体的连接端处安装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与管体的内口径相适配,所述嵌入块的内端设有聚能漏斗,且聚能漏斗中空,所述嵌入块上设有连通聚能漏斗的射流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和套箍管均为PVC、PE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