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80218.4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恒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F23/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圣磊 |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层 裂缝 监测 装置 | ||
1.一种用于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监测装置,其包括安放主架(2)、侧裂面接触检测组件(3)、主支撑柱体(1)以及固定锚件(4),其中,在采动面域外的浅埋煤层监测面域中圆周埋设多个地裂缝监测装置,各地裂缝监测装置对其所在监测范围中的地表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外部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主架(2)水平支撑固定在浅埋煤层地表,所述安放主架(2)的内部竖直同轴安装有主支撑柱体(1),所述主支撑柱体(1)可相对滑动的贯穿设置在安放主架(2)内,且其一端伸入地下岩土层中;
所述主支撑柱体(1)上位于安放主架(2)的下方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侧裂面接触检测组件(3),各所述侧裂面接触检测组件(3)相互独立工作,并对其范围弧度内的接触岩土面进行裂缝检测监控;
所述主支撑柱体(1)的下端面还安装有固定锚件(4);
所述侧裂面接触检测组件(3)包括上顶位件(301)、下导向件(302)、传接支杆一(303)、固定盘件(306)、裂面接触装置(5)以及承载支座(304),其中,所述主支撑柱体(1)的杆臂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上顶位件(301),各所述上顶位件(301)均限位滑动设置在主支撑柱体(1)上;
所述上顶位件(30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导向件(302),所述下导向件(302)与所述上顶位件(30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导向件(302)上铰设有传接支杆一(303);
且,所述主支撑柱体(1)上固定有承载支座(304),所述承载支座(304)上通过连接弹簧一(305)铰设有传接支杆二,所述传接支杆一(303)的一端与所述传接支杆二相连接传动;
所述主支撑柱体(1)上上下对称安装有固定盘件(306),各所述固定盘件(306)内圆周设有多个安放凹位,所述安放凹位内可相对水平限位滑动的设置有裂面接触装置(5);
上下相对所述裂面接触装置(5)上通过中心伸缩导件(6)与所述传接支杆一(303)以及传接支杆二相连接;
所述中心伸缩导件(6)的横截面呈多段式可伸缩结构;
所述裂面接触装置(5)对浅埋煤层岩面进行外撑接触检测;
各所述上顶位件(301)与下导向件(302)之间还连设有连接弹簧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主架(2)的下端面圆周设置有多个稳固筋件(201),各所述稳固筋件(201)的一端安插在岩土层中;
所述稳固筋件(201)上可相对滑动的设置有扩撑底件(202),所述扩撑底件(202)在稳固筋件(201)完成安插工作后沿稳固筋件(201)向下滑移,并与煤岩地表紧固接触;
所述安放主架(2)的中部固定有螺纹套件(203),所述主支撑柱体(1)的端部设有螺纹槽口并与螺纹套件(203)螺纹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主架(2)上圆周排设有多个密封导管(7),所述密封导管(7)竖直贯穿固定在所述安放主架(2)上,所述主支撑柱体(1)上安装有抽压泵件(701),所述抽压泵件(701)通过多个分流支管(702)与所述密封导管(7)相连通;
且,所述密封导管(7)内可相对滑动的设置有连接柱塞(703),所述连接柱塞(703)的一端伸出所述密封导管(7)并与上顶位件(301)相连接固定,所述抽压泵件(701)通过分流支管分别对多个所述密封导管(7)增压供流,使得所述连接柱塞(703)顶压驱动所述上顶位件(301)向下滑移,以便于所述裂面接触装置(5)在一般状态下呈弹压扩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导管(7)内远离所述分流支管(702)的一侧还存设有填充油液,所述密封导管(7)外连通有透明观测管座(7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2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