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及温度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0014.0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段正刚;周俊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24/00;H01M10/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温度 新能源 连接器 采集 系统 | ||
1.一种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和插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插座母端的温度采样传感器;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插套、鼓簧、铆压端子、线缆、按键以及弹簧;所述插头外壳包括插头端以及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插套安装在所述插头端内部,所述鼓簧固定在所述插套的内部,所述铆压端子从所述底端插入插头外壳的内部,所述铆压端子的铆压端延伸成圆环状并紧套于所述插套的周部,所述铆压端子的接线端位于所述插头外壳的外部并连接所述线缆,所述按键为环形结构,所述按键从所述顶端插入插头外壳,按键的顶端与插头外壳底端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按键的上设有开槽通孔且套设在所述插头端的周部;
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绝缘帽以及插针;所述插座外壳包括相对的插座端和母端,所述插头端插接在所述插座端内,所述插座端位于所述按键的开槽通孔内部;当所述按键未受力时,所述弹簧伸展,所述按键的开槽通孔紧箍所述插座端;当所述按键受力下压时,所述弹簧压缩,所述按键的开槽通孔与所述插座端之间无挤压;所述插针安装在所述插座外壳的内部,所述插针的首端位于所述插座端内部并插入所述插套中,所述绝缘帽安装在所述插针的首端,所述插针的尾端位于所述母端的内部,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插针的尾端并用以采集所述插座的母端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为紫铜排式插针,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紧贴或内置在所述插针的尾端并通过金属传导采集所述插座的母端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是热敏电阻或热敏二极管温度传感器或数字温度传感器或惠斯通电桥测量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插座的母端至少安装一个温度采样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端子的接线端外部套设有防水堵头,所述防水堵头外部套设有螺帽,所述螺帽通过螺纹旋拧连接于所述插头外壳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座端外部套设有防尘罩。
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的温度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采集系统包括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温度采集模块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可监测温度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的温度采集传感器连接于温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以接收并检测所述温度采集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异常信号后执行保护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的数量小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端口数量时,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一一对应地兼容连接至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电路中,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等同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的数量超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端口数量时,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外置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并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相连接,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一一对应地连接至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端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温度基准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以将所述温度采样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所述温度基准模块用以定义基准温度,实时对比所述储能连接器的母端温升,所述通讯模块用以轮询所有温度传感器、对比温度基准模块后的母端温升信号,并将其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0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