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集装箱式电气舱的除盐雾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9408.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8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缪智昕;彭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集装 箱式 电气 空调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海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集装箱式电气舱的除盐雾空调系统,电气舱的舱室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除盐雾空调系统包括:盐雾过滤装置,设于进气口处;空调装置,设于舱室内,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段、冷却器和风机,混合段的新风入口与盐雾过滤装置相连通,混合段的回风入口和风机的出口均与舱室的内部空间连通;泄压装置,设于出气口处。还涉及该除盐雾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主要是由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控制新风量和泄压装置,使舱室内压力保持在目标压力,同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信息控制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新风量和回风量,使舱室内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可实现有效散热并避免盐雾入侵舱室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集装箱式电气舱的除盐雾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大气环境具有高湿、高盐雾的特点。建设在海上平台上的电气设备具有外壳、基座等大量以钢铁为主的金属构件,如主变压器的邮箱外壳,散热片、开关柜、控制保护屏的外壳等,盐雾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寿命影响巨大。盐雾具有导电特性,因此海洋大气环境下,空气的绝缘水平有所降低,同时盐雾若沉积在电气设备表面,在电磁场作用下,沉积物会被电离形成导电薄膜,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电气设备的故障率会增高。
模块化海上升压站各舱为集装箱式电气舱,分散布置且均直接暴露于海上环境,因此需要防止盐雾侵入舱室内腐蚀舱室内的电气设备,同时还需要兼顾舱室内的温度控制,保证舱室内的电气设备有效散热,如此才能维持海上升压站长时间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上集装箱式电气舱的除盐雾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能够实现有效散热并避免盐雾入侵电气舱的舱室内,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集装箱式电气舱的除盐雾空调系统,电气舱的舱室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除盐雾空调系统包括:盐雾过滤装置,设于进气口处,用于过滤掉进入进气口的空气中的盐雾颗粒;空调装置,设于舱室内,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段、冷却器和风机,混合段设有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新风入口与盐雾过滤装置相连通,回风入口和风机的出口均与舱室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以及泄压装置,设于出气口处,用于在舱室内的压力超过目标压力时排出舱室内的空气。
优选地,空调装置还包括加热器,加热器设于冷却器与风机之间。
优选地,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处均设有风量调节阀。
优选地,进气口处还设有气液分离器,进气口处的空气经过气液分离器后进入盐雾过滤装置。
优选地,盐雾过滤装置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优选地,泄压装置为余压阀。
优选地,除盐雾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测量舱室内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测量舱室内外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空调装置和泄压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一种如上所述的海上集装箱式电气舱的除盐雾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由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控制新风入口的新风量以及泄压装置,使舱室内的压力保持在目标压力,同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信息控制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新风入口的新风量以及回风入口的回风量,使舱室内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包括新风入口开启、回风入口开启、冷却器开启的制冷模式和新风入口开启、回风入口关闭、冷却器关闭的通风模式;当舱室的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采用制冷模式;当舱室的室外温度小于设定温度且大于零度时,采用通风模式。
优选地,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还包括新风入口开启、回风入口开启、冷却器关闭、加热器开启的加热模式,当舱室的室外温度小于零度时,采用加热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