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混凝沉淀一体化水体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332.3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绪军;张稳;范磊;顾立锋;邱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瑷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48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混凝 沉淀 一体化 水体 净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混凝沉淀一体化水体净化设备,包括池体,还包括移动装置、撒料装置及控制装置,支架包括动力组件以及套筒;撒料装置包括上下设置且分别撒磁粉和絮凝剂的两组撒料组件,撒料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撒料机构,撒料机构包括设置有多个储料空间的出料组件、动力组件以及动力连接出料组件与转动柱的传动组件;控制装置包括立柱、环绕设置在立柱上且用于驱动引水组件引水的驱动组件a以及竖直设置在立柱上且与传动组件动力连接的驱动组件b,本发明使磁粉和絮凝剂在池体内分布均匀的同时可使得池体内的污水经过多次的絮凝沉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混凝沉淀一体化水体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磁絮凝沉淀技术就是在普通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加入磁粉,使之与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以加强混凝、絮凝的效果,使生成的絮体密度更大、更结实,从而达到高速沉降的目的,磁粉可以通过磁鼓回收循环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808995.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絮凝水处理系统,包括:磁絮凝加载系统、沉淀池、磁粉回收系统、污泥回流泵、污泥浓缩池;所述的磁絮凝加载系统包括絮凝反应池、磁粉加载池、助凝反应池,相邻池体通过隔板依次连通;助凝反应池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与磁粉回收系统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管道一端连接沉淀池的底部,另一端连接磁粉加载池;污泥浓缩池与磁粉回收系统连接;污泥浓缩池连接有脱水系统;絮凝反应池的进水管道安装有管道混合器。该系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和优化,使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提高了磁粉的回收率,系统结构进一步简化,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耗能进一步降低。
但是,磁絮凝加载系统工作时,在磁粉加载池通过倾倒的方式添加磁粉,之后再将絮凝后的污水与磁粉进行混合,磁粉进入污水中会与絮体先聚合物,影响底部絮体与此分的聚合,进而影响了后续的助凝和沉淀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混凝沉淀一体化水体净化设备,其通过套筒的移动,并通过撒料装置和控制装置的配合实现向池体内自下而上的添加絮凝剂和磁粉,并且添加的量随着高度的上升依次增加,使磁粉和絮凝剂在池体内分布均匀的同时可使得池体内的污水经过多次的絮凝沉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池体内各个高度的污水絮凝效果差异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混凝沉淀一体化水体净化设备,包括池体,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架设在该池体上方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动力输出端的套筒;
撒料装置,所述撒料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撒料组件,位于上方的所述撒料组件用于加载磁粉,位于下方的所述撒料组件用于加载絮凝剂;所述撒料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撒料机构,上下两组所述撒料组件中的所述撒料机构错位设置;所述撒料机构包括设置有多个储料空间的转动柱、出料组件、动力组件以及动力连接所述出料组件与所述转动柱的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储料空间内的物料通过所述出料组件进入所述池体;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池体中间位置且与所述套筒套设配合的立柱、环绕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组件a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与所述传动组件动力连接的驱动组件b;若干组所述驱动组件a沿所述立柱轴向阵列;两组所述驱动组件b对称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撒料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套筒上的安装架、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开设有出口a的安装筒;所述转动柱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筒内;所述出料组件与所述出口a连通;所述储料空间的出口b与所述出口a对应配合。
作为改进,若干组所述储料空间沿所述转动柱转动方向其容积依次增大,所述储料空间内还设置有将该储料空间分割成若干容纳腔的若干组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瑷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兴瑷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