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7721.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得泽;赵青;查中萍;郑兴飞;陈磊;王红波;胡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田园乐活米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21/00;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艳波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镁红米 研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包括:S1、品种选择;S2、浸种催芽:选取烘干或晒干的健壮饱满的红米色稻种子,用强氯精溶液室温浸种,用清水洗净后用0.5%的硫酸镁溶液浸种,再次清水洗净,然后进行催芽,破胸露白即可播种;S3、育秧:采用半水育秧方式,秧苗两叶一心后,秧田喷施一次0.5%的硫酸镁溶液;S4、大田镁肥管理:秧苗移栽大田后,除常规肥水管理,在秧苗移栽返青一周后,追施一次硫酸镁,施用量为4kg/亩,待抽穗扬花末期至灌浆期,再喷施一次硫酸镁溶液,施用量为100g/亩;S5、收获:待90%水稻植株成熟时抢晴收割。显著提高了稻米中镁离子的含量,得到一种富镁、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
背景技术
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具有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增强耐久力等功能。此外,镁也有助于防治中风、冠心病和糖尿病。一般成人体内大致保持20g左右的含镁量,主要以磷酸盐和碳酸盐形式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以及与蛋白质结合成络合体。人体对镁的每日需要量大约300~700hg,其中大部分来自食物。
大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体补充镁元素重要食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南部红壤中出现大面积的镁流失,土壤中镁的供应能力下降,长江以南水稻产区土壤普遍缺乏镁离子。水稻缺少镁元素会影响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镁元素的缺乏不仅导致水稻减产、品质下降,而且稻米的营养成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许多水稻品种中一些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矿质元素,如镁的含量明显不足,因此进行富镁水稻的研制及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富镁大米是通过在种植水稻时候的补充镁元素,离子态镁参与了水稻蛋白质的合成,以含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稻米籽粒中。富镁大米属于功能性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红米较普通(白)稻米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花青素及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及硒、锌等多种矿质元素。对红米色稻进行富镁研发比普通(白)稻更能满足人民对功能性保健食品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红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的不足,经多年试验探索,结合红米色稻的生长习性及营养需求,发明了一种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人体对镁的摄入大部分来自食物、而目前我国南方稻区土壤普遍缺乏镁元素等缺点,以及红米更能满足人民对功能性大米的需求,提供一种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品种选择:选择米质优,抗逆性好,适应性广,色泽红润,食味佳的红米色稻品种;
S2、浸种催芽:选取烘干或晒干的健壮饱满的红米色稻种子,用强氯精溶液室温浸种,用清水洗净后用0.5%的硫酸镁溶液浸种,再次清水洗净,然后进行催芽,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S3、育秧:采用半水育秧方式,秧苗两叶一心后,秧田喷施一次0.5%的硫酸镁溶液;
S4、大田镁肥管理:秧苗移栽大田后,除常规肥水管理,在秧苗移栽返青一周后,追施一次硫酸镁溶液,施用量为4kg/亩,待抽穗扬花末期至灌浆期,再喷施一次硫酸镁溶液,施用量为100g/亩;
S5、收获:待90%水稻植株成熟时抢晴收割。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以下步骤:
S6、稻米镁离子含量检测:随机取收获后的稻谷500g,采用等离子光谱仪对稻谷镁离子含量进行检测。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浸种催芽选于5月上旬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田园乐活米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襄阳田园乐活米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