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7279.5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傅翼斐;陈皓;牛兰;康晓洋;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61B5/291 | 分类号: | A61B5/291;A61B5/026;A61B5/262;A61B5/029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融合 电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电极本体上设有位于其中部且基于光电容积描记的光电传感器,电极本体上还设有环绕在光电传感器外侧的电极组件。该一种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可同时采集同一采集点处的头皮血流信号和脑电信号,便于观察该采集点处两种信号的同步变化,经过分析可得大量人体生理信息,利于多通道的脑电健康监测分析;另外,该光电融合式脑电极使用时可通过电极组件拨开头发,规避毛发引起的信号吸收减弱而影响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问题,环绕设置在光电传感器外侧的电极组件可阻挡光电传感器发出且向外散射的光信号,避免光信号散射到附近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中而影响附近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的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监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光电融合式脑电极。
背景技术
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y)指用电极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头皮脑电信号中包含了大量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的信息,为疾病的预防及脑机接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PPG(photoplethysmograph)指利用光电容积脉冲波测量记录血管的搏动状态,进而得到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健康参数的技术方法。
应用EEG和PPG可分别获取脑电信号和血流信号,两者综合分析可获取人体的健康状况,而现有技术中,两种信号的获取均为分开独立进行,不同位置采集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偏差,两种信息缺少关联性,包括位置和时间的参照性;而且采用PPG同时获取不同位置的血流信息时,相邻的传感器会产生光信号串扰,影响测量精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可同时获取同一采集点的脑电信号和血流信号,利于人体健康的综合分析,还能避免邻近传感器产生光串扰,提高PPG测量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上设有位于其中部且基于光电容积描记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电极本体上还设有环绕在光电传感器外侧的电极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可同时采集同一采集点处的头皮血流信号和脑电信号,便于观察该采集点处两种信号的同步变化;另外,环绕设置在光电传感器外侧的电极组件可阻挡光电传感器发出且向外散射的光信号,避免引发光串扰的问题。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用于发出光信号的LED光源和设于LED光源一侧的用于接收反射光信号的探测器。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LED光源为三个,且分别发出绿光、红光及红外光。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LED光源和探测器分别位于电极本体中心的两侧。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两重以上圆周等距阵列的电极探针。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邻近两重的所述电极探针互为错位设置。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本体呈圆柱状,其轴心线与电极探针阵列轴重合。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探针呈圆柱状、圆台状、圆锥状中的一种。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探针为微针电极。
所述的光电融合式脑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本体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光电传感器的凹槽,所述电极组件位于凹槽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