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6771.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2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熊建华;朱昔恩;赵永贞;黄婷;林勇;陈晓汉;林原有;陈田聪;韦嫔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A01K61/8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徐秋韵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植物性 基质 设施 养殖 装置 方法 | ||
1.基于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上方设有投喂装置和传感器总成,养殖池内由可拆卸的隔板隔开设有养殖区和收集区,隔板底部有多个透水孔;养殖区内设有基质层,基质层上方设有栖息装置;所述收集区内设有滤篮,滤篮下方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所述基质层为植物性基质层或由多层基质球层和多层植物性基质层交替铺设而成;当交替铺设时,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植物性基质层;所述基质球层由多个直径为3-10mm基质球铺设而成;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支撑杆、投料筒、电机和滑动块;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养殖池相对两侧壁连接且跨越养殖区和收集区,支撑杆上、位于隔板上方还设有限位板;滑动块滑动套接在支撑杆上,滑动块上装有电机,所述投料筒通过连接头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投料筒底部和侧壁设有多个投料孔;
所述养殖区侧壁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末端设有传感器总成,所述传感器总成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盐度传感器;传感器总成旁设有增氧管;
所述栖息装置包括多个中部由软绳相连的栖息杆,每根栖息杆的两端与设于养殖区相对两侧壁的凹槽可拆卸地滑动连接,所述凹槽与支撑杆同向设置;栖息杆上向外辐射插装有多束软毛束;
所述植物性基质层由椰糠和泥砂混合后铺设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取中高潮间带滩涂底泥和沿海滩涂海砂,经暴晒碾碎后,过5mm筛网,再按4-5: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泥砂;在泥砂中加入200ppm的生石灰混合均匀消毒后,再按2:8-10的体积比加入椰糠,即得;
所述沙蚕养殖方法包括基质铺设,日常管理,收获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基质铺设:在养殖池底铺设一层经消毒处理的泥砂和椰糠的混合物作为植物性基质层,厚度为3-7cm,然后铺上一层材质为塑料、外径为3-10mm的空心小球作为基质球层,如此交替铺设至铺设总厚度为15-30cm并使最顶层为植物性基质层;
(2)日常管理:在养殖区内投放体长为2-3cm的幼沙蚕,该幼沙蚕发育状态为8-15刚节,健壮、无损伤、均匀、迅速爬行,放养密度为1.5-2万尾/m2,随个体生长逐级疏养,但养殖密度不低于0.6万尾/m2;每天早中晚/早晚各灌排海水一次,水没过基质面5-10cm,15-30min后排干水,使表层基质处于干爽状态后进行投喂,养殖用水水温为25-28℃,pH为8.0±0.5,盐度为25-30‰,并且利用充氧管进行充氧曝气;
(3)收获:收获时,将栖息杆沿着凹槽活动,展开铺列在养殖区上方,进水使水面刚好接触软毛束底部,健康沙蚕从基质层爬出,附着到栖息杆上,将栖息杆取出,抖落或用水冲洗附着的沙蚕;
然后排干水,取出隔板,将养殖区的基质推到收集区,植物性基质从滤篮过滤掉,沙蚕附着在基质球上留在滤篮内,取出滤篮,分离沙蚕和基质球,完成沙蚕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投喂时,将饵料放入投喂装置中进行投喂,投喂量为体质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喂所用的饵料采用虾片、螺旋藻粉与对虾粉料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且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7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太阳能与余热生产蒸汽的系统及生产蒸汽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施工策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