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高温使用的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6728.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5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钟佳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东林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8 | 代理人: | 蓝晓玉 |
地址: | 2655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使用 鼠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高温使用的鼠标,包括外壳、滚球、导线和两个导片、两个所述导片和滚球共同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鼠标内部元件连接,所述导片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下方相抵有换热软管,所述换热软管环形设置在电路板的外侧并且设置换热软管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远离滚球的一侧,所述换热软管的两端共同连接有散热盒。优点在于:设置多个散热孔,当缓冲液体沿着换热软管移动时,通过散热孔的设置使得外界气体与鼠标内部发生足够的热量交换,从而方便将热量从而散热孔中散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高温使用的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通过按键和滚轮装置对游标所经过位置的屏幕元素进行操作,当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采集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
鼠标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用手始终握在手心,并且需要通过手指对鼠标按键多次按压,在长时间使用后,鼠标产生的热量会使得手心出汗,从而使得鼠标表面变得粘稠,不方便使用,同时长时间握着鼠标也会是鼠标温度较高,从而影响其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一种防高温使用的鼠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标表面在长时间使用后变得粘稠,不方便使用,同时长时间握着鼠标也会是鼠标温度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高温使用的鼠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高温使用的鼠标,包括外壳、滚球、导线和两个导片、两个所述导片和滚球共同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鼠标内部元件连接,所述导片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下方相抵有换热软管,所述换热软管环形设置在电路板的外侧并且设置换热软管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远离滚球的一侧,所述换热软管的两端共同连接有散热盒;
所述散热盒中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远离滚球的一侧相抵有热涨片,所述热涨片远离第一传动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传动板与散热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板远离第二传动板的一侧装有缓冲液体。
在上述中,两个所述换热软管与散热盒的连接处均密封连接有一个第一单向阀,两个所述第一单向阀控制流体在换热软管的流动方向相同。
在上述中,所述导线在外壳内的部分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另一端正对且相离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嵌设在电路板的上表面并且另一端插设至散热盒的内壁,所述连接柱位于散热盒内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中,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位于所述外壳一侧的多个散热孔等距离分布,所述连接柱采用半导体热电材料。
在上述中,每个所述导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插设至换热软管中,所述换热软管与弹片正对的部分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一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密封块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单向阀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弹片和换热软管可以实现在每次点击鼠标时均能够将部分散热盒内的缓冲液体单向沿着换热软管移动一部分距离,通过缓冲液体的移动实心对鼠标内部的降温效果;
2、本发明中设置多个散热孔,当缓冲液体沿着换热软管移动时,通过散热孔的设置使得外界气体与鼠标内部发生足够的热量交换,从而方便将热量从而散热孔中散去;
3、散热盒中分别滑动设置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两个传动板之间设置有热涨片,热涨片具有受热弯曲的特点,当鼠标内部温度较高时,热涨片弯曲将使得部分液体被压入换热软管中,则提高了换热软管中缓冲液体流动速度,这样加快了对鼠标内部的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东林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市东林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