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式钢管酸洗磷化生产线的水循环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610.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戴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控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B08B9/023;B08B9/0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钢管 酸洗 磷化 生产线 水循环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酸洗磷化的隧道式自动生产线的水循环利用方法,采用了水的逆流循环使用方法,每次由清水池中输送进入酸洗生产线的水都依次经过了二次漂洗槽、酸洗冲洗池、一次漂洗槽及预清洗槽,并且,高压冲洗槽中的水也是由酸洗冲洗池中抽取的,从而一次清水的循环补给能够实现对预清洗槽,一次漂洗槽,高压冲洗槽以及二次漂洗槽工艺槽的每个槽中进行清水补充,升高各个槽的液位及PH值,提高了水循环的效率。本发明上述清水的循环补给的过程中,水的流向与钢管的清洗工艺运行方向相反,能够将清水最先补充到PH值要求最高的二次漂洗槽中,实现水的高效循环,从而提高了钢管酸洗磷化的隧道式自动生产线的清洗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式钢管酸洗磷化自动生产线的水循环利用方法,属于钢管酸洗生产线的水循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钢材如钢管、盘体等的人工酸洗对操作人员及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且实现酸洗的自动化清洗作业,提高酸洗的清洗效率,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管酸洗磷化处理的全封闭隧道式环保自动生产线。并且,根据该生产线的自动化模式,还提供了用于盘体清洗的酸洗磷化生产线。封闭隧道式酸洗磷化生产线的清洗槽包括多个工艺操槽,用于钢管酸洗磷化处理的各个工艺过程;可包括:预清洗槽、酸洗槽、中转槽、浸洗槽,磷化槽及皂化槽等,在上述清洗过程中,水是一种重要的清洗原料。在钢管酸洗的前后,为了保证酸洗以及酸洗后的钢管表面无残酸,典型工艺如下:预清洗→酸洗→一次漂洗→高压冲洗→二次漂洗→后续工艺。
对于上述工艺,水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1)各个工艺槽内的配液和补充;2)酸洗前的预清洗水;3)酸洗后的漂洗水;4)酸洗后的冲洗水。以上几项中,1-2项在生产线的运行过程中对水的消耗比较小,属于一次性投入,只需在水分蒸发时,适当补充即可。3-4项在生产线运行过程中水的消耗量比较大,对生产线的运行成本至关重要。
并且,对于高压冲洗工艺,采用冲洗水泵从清水池中抽取清水,对高压冲洗槽中的钢管进行高压冲洗,高压冲洗之后的含酸废水通过高压冲洗槽的排水口直接排入废水处理系统,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在实际清洗的过程中,漂洗槽的PH值必须保证在一定范围之内,特别是第二次漂洗对于PH值的要求很高,需要保证漂洗槽内的PH值在6~7之间。根据PH计的实时检测,漂洗槽的PH值下降到某个值时,必须通过排水口排出一部分槽内的水,然后通过进水口,补充干净的自来水。预清洗槽的对PH值的要求不高,但是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槽内的水变浑浊,也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排出一部分清洗槽内的水,再通过进水口补充干净的自来水。
上述清洗过程中对于水的利用方法,虽然能够实现钢管及盘条等的完全清洗,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但是水的消耗量非常大,一般来说,这种对于水的利用方法,以清洗每吨钢管或盘条为单位计算,水的消耗≥600Kg/吨。这样巨大的消耗不仅浪费水资源,同时也对企业的生产带来很高的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目前钢管酸洗的上述清洗过程中对于水的利用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式钢管酸洗磷化生产线的水循环利用方法。
根据用于管酸洗磷化的隧道式自动生产线的钢管清洗方法,钢管酸洗及磷化处理的清洗过程中,清洗槽的各个工艺槽能够包括:预清洗槽、酸洗槽、中转槽、浸洗槽,磷化槽及皂化槽等;在上述清洗过程中,在钢管酸洗的前后,为了保证酸洗以及酸洗后的钢管表面无残酸,具体实施工艺如下:预清洗→酸洗→一次漂洗→高压冲洗→二次漂洗→后续工艺。
从而,用于管酸洗磷化的隧道式自动生产线在钢管酸洗的过程中,更具体地包括:预清洗槽,酸洗槽,一次漂洗槽,高压冲洗槽以及二次漂洗槽。预清洗槽,酸洗槽,一次漂洗槽,高压冲洗槽以及二次漂洗槽根据上述工艺过程依次设置,并且,每个工艺槽设置有溢流口及排水口并且每个工艺槽分别设置有PH检测装置及液位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控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控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