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及转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76259.6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昕;刘长源;朱中国;常鑫泉;吴智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2/16;E04C2/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frp 转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及转向方法,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转向板及第二转向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内侧设置第一支撑段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段内侧设置第二支撑段凹槽;所述第一转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段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段凹槽内;所述第一转向板的上表面为预应力FRP板的导向面;所述第二转向板的下表面为预应力FRP板的导向面,在第二转向板的导向面下方为FRP板通道。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可实现FRP板的可靠转向,使FRP板贴近被加固梁基面,减小FRP板与被加固梁基面的距离,不仅可以减小用胶量、节约成本,还能减小胶层剪应力、保证良好的界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增强或加固领域。
背景技术
FRP板是将纤维材料浸渍树脂后经拉挤成型工艺制备而成的刚性片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常用于工程加固领域。预应力FRP板外贴加固技术将施加预应力后的FRP板利用环氧树脂等胶粘剂外贴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受拉侧,可有效提升结构使用阶段性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FRP的材料性能、具有抗剥离破坏和耐疲劳破坏等优点,因而在桥梁等结构加固中取得了广泛应用。
为了防止FRP板剥离及实现FRP板预应力的施加,FRP板两端采用机械锚具进行锚固。常用的锚具类型包括夹板式锚具及夹片式锚具。夹板式锚具通过上下夹板对FRP板的夹持作用实现FRP板的锚固;夹片式锚具包括夹片及锚杯,利用自锁原理实现FRP板的锚固。由于夹板具有较大的厚度,一般大于15 mm,而夹片式锚具,由于夹片的缘故,FRP板距离混凝土底面的距离则更大,往往大于20 mm,乃至更高。故锚具加载端FRP板与混凝土基面具有较大的距离。有粘结预应力体系中,FRP板与混凝土基面通过胶粘剂实现协同工作。假如FRP板与混凝土基面距离过大,则会导致胶层厚度过大,从而造成结构胶的浪费。另外,过大的距离,会造成FRP板与混凝土基面过大的剪应力,容易诱发界面提前失效破坏。因而,减小FRP板与混凝土基面的距离,不仅可以减小FRP板与混凝土界面的剪应力,使粘结性能更可靠;而且还可以降低胶层厚度,减少用胶量,节约成本。
为降低FRP板与混凝土基面的距离,常用的方法包括混凝土基面开槽法及偏心式锚具法。混凝土基面开槽法施工不便,会损害结构本身。偏心式锚具法采用偏心式锚具,使FRP板在锚具加载端处贴近被加固梁基面。偏心式锚具的FRP板锚固长度较大,锚具内FRP板夹持力不均匀,锚固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预应力FRP板锚具FRP板与混凝土基面距离过大,现有解决方案无法很好实现减小距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及转向方法,可以实现FRP板从锚具加载端至被加固梁基面的平滑转向,对FRP板极限强度影响小,并且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在现有锚具加载端出口处设置转向装置,可实现FRP板的可靠转向,使FRP板贴近被加固梁基面,减小FRP板与被加固梁基面的距离。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转向板及第二转向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内侧设置第一支撑段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段内侧设置第二支撑段凹槽;所述第一转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段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段凹槽内;所述第一转向板的上表面为预应力FRP板的导向面;所述第二转向板的下表面为预应力FRP板的导向面,在第二转向板的导向面下方为FRP板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