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251.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楠;韩新巍;徐苗;刘灶渠;田川;李兆南;李亚华;周学良;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C9/18 | 分类号: | B65C9/18;B65C9/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材料 制备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通过限位座连接有限位卡座,所述限位卡座的正面安装有螺纹杆,所述限位卡座的表面插接有贴标轴,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栓连接有螺纹转座,所述限位座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的设置,驱动电机通电工作后带动起输出端的限位卡座进行转动,贴标轴可通过其表面所开设的插接槽与限位卡座之间进行插接,且通过螺纹转座和螺纹杆的设置,将贴标轴进行安装后,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螺纹转座进行安装,从而可对插接后的贴标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材料是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修复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其作用药物不可替代,生物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三大类;主要用在人身上,对其要求十分严格,生物材料能执行、增进或替换因疾病、损伤等失去的某种功能,而不能恢复缺陷部,现有的生物试验研究中需要使用到相关生物材料,且使用前需要对生物材料进行包装,包装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关贴标注释,因此需要使用到相关贴标装置,但现有的相关贴标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现有技术中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缺点不足:
1、现有技术中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在使用时,大多结构单一,针对不同的生物样本缺乏便捷的贴标更换结构,适用性较差;
2、现有技术中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在使用时,部分装置的贴标效率较为缓慢,且缺乏与装置相适配的存放结构,不能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实用性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材料制备用自动贴标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通过限位座连接有限位卡座,所述限位卡座的正面安装有螺纹杆,所述限位卡座的表面插接有贴标轴,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栓连接有螺纹转座,所述限位座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
优选的,所述限位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所述支撑座通过连接杆安装有套板,所述转杆的一端安装有凸轮。
优选的,所述贴标轴的表面设置对粘连层,所述粘连层的表面连接有贴标带。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顶部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安装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正面安装有滚轮架。
优选的,所述套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表面通过固定块连接有按压杆组件,所述按压杆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按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底部安装有按压模具。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组件,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安装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的顶部插接有托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的设置,驱动电机通电工作后带动起输出端的限位卡座进行转动,贴标轴可通过其表面所开设的插接槽与限位卡座之间进行插接,且通过螺纹转座和螺纹杆的设置,将贴标轴进行安装后,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螺纹转座进行安装,从而可对插接后的贴标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贴标轴可随着限位卡座的转动而转动,贴标轴上通过粘连层的设置,便于对贴标所需的贴标带进行收捆,针对不同的贴标对象,可通过转动取下螺纹转座,对贴标轴进行插卸更换,且同粘连层的连接收捆方式对贴标带进行更换,增添了装置使用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